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基层”不能变成“吓基层”

    

    

    戈岩平 

    

    前不久,《宁波日报》时评版刊发了一篇署名陆仁的评论——《“跑基层”不能“唯速度”》,文章提到,一位履新不久的乡镇党委书记,在上任之初,用两天一夜时间跑遍了全乡域55个自然村和社区。文章对这种“跑基层”现象提出了质疑,认为“唯速度”式的跑基层,跑不出与人民群众的真情,也跑不来发展的真经。对此观点,笔者深以为然。

    正如该文所指出的,作风务实,工作才能扎实。如何跑基层,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能够反映出一名领导干部对待基层、对待群众、对待事业的态度。该新上任书记急急火火往底下跑的初衷,应该是为了熟悉情况,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引进产业,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就业致富的机会。但这种风驰电掣般的节奏,能不能摸清情况,就要打个问号了。

    在我们日常印象中,下基层是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掌握实情、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实当中,不时会听到基层干部群众对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有意见。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曰“繁”。干部下基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多数下基层活动赢得了群众好评。但是,少数地方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在衡量领导干部下基层成效时,不以解决了多少问题为准,而是以下基层次数作为衡量依据。由此导致负面衍生效应——有的干部为了次数,只是到基层坐车转一转,到田间站一站,不曾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有的为了次数,只是走个过场,搞个形式,次数够多但收效甚微;甚至有的为了次数,不惜在文件中夸大数字,以博得上级表扬。凡此种种,不仅背离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初衷,更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

    二曰“烦”。一般而言,干部下基层走访、慰问、调研、检查工作,往往喜欢选择交通便利、有接待能力、有示范性“盆景”的地方。“千军万马”涌到一个地方,某些“下基层”就演变成了基层的负担、群众的麻烦。有些基层干部感言,“下基层的干部往往掌握一定的项目和资金的审批发放权”“谁都不敢得罪”。如此,到基层的干部多了,不要说基层干部没有时间去解决民生实事,光应付下基层的干部,向他们汇报工作、陪着调研就忙得够呛。

    三曰“凡”。毛主席在《农村调查》一书中指出: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现在干部下基层中依然存在。有的干部下基层,对基层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掌握不够,没经过调查研究,却喜欢指手画脚,提出的建议脱离基层实际,缺乏指导性、针对性;有的则通过“加戏码”“搞声势”“下指标”来显示权威、刷存在感,增加基层负担。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基层单位平时工作不到位,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为给上级领导留下好印象,紧赶慢赶“补痕迹”,紧张兮兮“做面子”,难免慌张忙乱、寝食不安。

    下基层、抓基层,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但下基层不等于抓基层。下基层只是形式,抓基层才是关键。如果下基层只唯速度、唯数量、唯频次,而不是唯质量、唯口碑、唯效果,最终会把下基层演变为“吓基层”,最后的结果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我们提倡的干部多下基层,不是为下而下、想下就下、说下就下,而是有计划、有安排地下,带着课题、带着任务、带着问题下,真正做到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跑、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真抓实干,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下基层才能受欢迎,才能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满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