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在“和心庭院”休闲。 (陈朝霞 程冰凌 摄) |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程冰凌 陈 洁 “以前大家在小区散步,累了只能在路边水泥板上坐坐。现在有了这么多休闲椅,居民休息方便了,小区环境也更整洁了。”夏日傍晚,家住海曙区望春街道泰安社区胜丰佳苑小区的居民黄惠祥爱出门乘凉,每每看到小区居民安坐在休闲椅上其乐融融的场景,总是很感慨。 黄惠祥是原胜丰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今年合作社实施终止退出工作,他和其他11名原合作社村民的党员关系也迁至胜丰佳苑小区党支部。为小区安装休闲椅是社区党委为破解原村民党员融入性不强的问题,而邀请原村民党员“沉浸式”参与小区改造的成果之一。 黄惠祥坦言,随着党组织关系的转移,不少原村民党员对小区党支部完全陌生,认为自己没有“发言权”,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泰安社区党委书记金建胜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要让村居融合,关键要破解陌生化问题,打造熟人社区。”金建胜表示,为让原村民党员找到“存在感”,社区党委决定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引导原村民党员积极参与老小区改造,主动献计献策。 黄惠祥是小区的业委会主任,与原村民较熟悉,容易开展工作。于是,在党委的组织下,黄惠祥广泛听取梳理原村民对社区治理的意见。“不少原村民提出小区公共设施不足,环境需要改善。”黄惠祥回忆,原村民反映,小区各单元口的树荫下是居民闲暇聊天的主要地点,以往都是他们自己搬来废旧椅子、水泥板搭成临时座椅,既不雅观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换。 黄惠祥将原村民的需求进行“菜单式”整理后,汇报给社区党委。很快,党委召集党员、居民、物业公司代表,召开党群联席会,针对大家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其中,购买了44把防腐木质座椅,安置在各楼道旁,回应了居民的期盼。随后,还组织了12名原村民党员成立“红色监督护卫队”,定期对座椅进行清洁和维护。 无独有偶,西成社区澄波华庭小区作为拆迁安置小区,也居住着来自原后孙村和西成村的村民。社区将以前堆放杂物的架空层打造成个性化的“和心庭院”,也是“村居融合”的成果。“社区召开‘庭院圆桌会议’,村民全程参与庭院设计、改造、维护的决策商议,确定了‘红色传承、家乡回忆’的主题后,设计成‘寻访红色根脉’板块,打造出红色回忆氛围浓厚的庭院。”澄波华庭小区第二党支部原村民党员严世顺说,原村民还变身“庭院管家”,共同打扫装扮庭院,极大地提升了融入感和归属感。 记者了解到,望春街道聚焦“村居融合”,为让4个逐步实施终止退出工作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70名村民党员更好地融入4个社区,探索出“1255”村居融合工作法,其中,“1”以党建引领,“2”以“村”“居”融合为途径,落实“5”项措施,即建立村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支部与村民党员的责任、完善社区制度和协调机制、坚持“社区治理提速转型”与“培育村居党员带头人”并举、扎实推进村民党员融入社区党建工作。目前,已累计有52名原村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23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