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走逼停车辆、组团偷摘南瓜:

背后的社会心理值得剖析

    

    

    

    

    易其洋

    

    武汉市新洲区的余女士,在网上发视频哭诉:自己投资百万元种的千亩南瓜,被当地老人组团偷窃,有人用麻袋背、用板车拉。有关部门介入后,偷瓜老人仍不收敛,甚至将地里的南瓜砍烂。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些天,一则“河南周口一健走队逼停车辆,无视红绿灯行走”的视频,也引发网友热议。有目击者称,这支由老人组成的健走队伍,等红绿灯变了三次才走完。

    这种我行我素、不顾他人、违背道德、涉嫌违法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人未必不知道自己不对,依然胆大妄为、理直气壮,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值得剖析。

    一是“法不责众”。明显违反公俗良序的事,一个人两个人不敢干,八个人十个人就敢干。人越多,胆子越大,行为越疯狂。说是盲从大流也好,说是相互壮胆也罢,心里盘算的是,真出事了,我们这么多人,别人管得了、罚得了吗?正是认为“法不责众”,才让一些人敢于一次次组团去偷南瓜,敢于逼停正常行驶的车辆。

    二是“我老(弱)我有理”。有人违法了,却以年纪大、身体弱、生活困难抵赖到底,甚至以死相威胁,弄得受害人不得不息事宁人,徒叹无奈。当然不能说“老人变坏了”,对老者不尊重,对弱者不同情,而是说,不管是谁,违法了就是违法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可以对违法的“不幸者”事后给予救济,但绝不应该对他们法外容情,网开一面。

    三是“和稀泥”。对于执法者(管理者)来说,有人涉嫌违法,最应该做的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但有的执法者,因为怕麻烦,更怕惹火烧身,碰上难缠的违法者,不管受害人同不同意,上来就“和稀泥”。确实,对于一些危害性不大,且得到受害人谅解的案件,“摆平就是水平”。但更多时候,无原则地“和稀泥”,损害的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会打击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如此社会心理,当然不只是出现在老人身上。它甚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在各色人等身上时不时会表现出来。对此,在嘲笑和批评别人的时候,每个人有必要反躬自省一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