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水萍 绘 |
在自己本不富裕的情况下,残疾老人还将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3.5万元,借给了需要资金周转的朋友。没想到,事后为了讨还这几万元钱,双方竟然打起了官司。日前,慈溪法院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件。在执行干警的协助下,终于将这笔款项要回。 老余(化名)年过七旬,和妻子都是腿脚有残疾,在慈溪开了一家零售香烟、饮料的简陋小店。夫妻俩平时吃住都在店里。2018年2月,跟老余夫妇相识已久的小余(化名)找到两人,提出因办厂所需,想借点钱周转。虽然自家并不宽裕,但老余夫妇还是想帮朋友一把,拿出了2万元积蓄。2019年11月,老余又借给小余1.5万元。 谁知,事后,小余仅归还了5千元,这让老余夫妇烦闷不已。无奈,老余诉至慈溪法院周巷法庭。今年2月,经特邀调解员主持调解,老余和小余达成调解协议,小余承诺会分期偿还。本以为事情总算能解决了,可是,在履行了1千元后,小余就“失联”了。 7月初,老余向周巷法庭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法院执行剩余款项。这2.9万元对这对残疾夫妇而言并非小数目,承办该案的执行干警暗暗发誓一定尽快帮其追回借款。 在联系被执行人小余未果后,执行干警一行前往其家中查明情况。当天,家中只有小余年近八旬的父亲一人。经交谈,小余父亲似乎并不知道儿子在外存在借钱不还的情况。得知申请人的处境,再加上执行干警的耐心释理,小余父亲表示,愿意出面替儿子偿还该笔债务。 得知被执行人这边的情况,念着小余父亲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容易,老余夫妇决定免去其中5千元的债务。几天后,小余父亲向法院交齐了这笔借款。 酷暑天气,室外气温将近40摄氏度。考虑到老余夫妇腿脚不便,为了避免两位老人在大热天出门,执行干警带着2.4万元执行款来到他们的小店,将钱款直接交到两人手中。老余夫妇深表感谢。 一句句“感谢”,承载着群众对执行干警的认可和期许。在执行攻坚的路上,慈溪法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每个执行环节,因案施策,采取有针对性执行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路余 俞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