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外:博物馆展览中的历史与人》收录了9篇观展评述文章,聚焦了9场以“史”与“人”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采用第三方评论和对话策展人、艺术家的形式,把展览的表现手法、内在逻辑、蕴藏深意等娓娓道来。 本书首先把笔触放在了故宫博物院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60件(套)与苏轼相关的书画、碑帖,辅以部分器物和古籍善本,从苏轼的文学创作、书法艺术、生活情趣、人生态度等不同角度,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由物而得见其人,由人而得见其身边人、所处时代,延展的过程,无疑也是探索的过程。 以实物为载体的展览,要如何实现透物见人且见精神?在作者看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永远有多远”艺术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展览中,官吏陶俑、跽坐女陶俑、绕襟衣舞者陶俑等文物展品,体现了“俑”作为专为死者制作的再现类丧葬用品,为墓主人建造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死后世界。而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失乐园”,则呈现了一个由3D技术打印的各种虚拟形象组合而成的空间,透过镜头,可以窥探它们从“生”到“死”,从“简单”到“复杂”的“成、蛀、败、空”的过程。 展览,不一定非得“高大上”,也可以很“草根”。书中还讲述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常设展览,胡同生活是老北京的一个缩影,展览陈列着胡同居民们捐赠的家中老物件,如家具、小人书、唱片、老相机、钟表等。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让社区自主发声、自我表达的独特方式。 文物本不会说话,但经由策展人、艺术家的元素聚合和艺术表达,便能以“在场者”的身份,讲述一段历史、一群人的故事。此中真味,值得好好琢磨。 (推荐书友:刘学正) 主编王思渝 杭侃出版文物出版社日期 2022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