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 货币既能推动经济发展,但也有负面作用,甚至可能闯祸。 若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样讲似乎不太好理解。对单个企业来说,货币作为商品的固定等价物,手里的货币越多,调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货币当然越多越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货币是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 但若从宏观角度看,货币并非多多益善。何以见得?对此需要我们理解“货币”与“资本”的区别。马克思讲得很清楚,资本是不断增值的价值,其“实物形态”是各种生产要素(商品);“价值形态”则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这就是说,货币本身并非资本,特别是当金银货币退出流通后,货币只是资本的纸制副本。 是的,货币与资本不是一回事。若读者不信,可以去读《资本论》,你会发现马克思说“货币是第一推动力”,那里的“货币”其实是指“货币资本”,而不是指纸币(钱)。当一国发行的货币等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货币是资本。若货币超发,不仅不会增加资本,反而会导致货币贬值、引发通胀。 让我举个例子解释。根据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一定时期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假定商品价格总额为50万亿元,货币流通速度5次/年,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假定央行发行了12万亿元的货币,那么这多发的2万亿元没有对应的商品,就只是钱,而不是资本。 因此,货币要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至少应具备以下三大前提。 前提一:货币供求要保持总量平衡。在金银货币流通的前提下,货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当纸币替代金银货币流通后,若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必然导致通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弊大于利,会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后果。 前提二:商品供求要同时保持总量与结构平衡。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史皆表明,货币是中性的,货币调节属于总量调节,解决不了结构问题。当供给短缺时,增加货币投放只会拉动价格上涨;而当供给过剩时,多发货币也只会火上浇油,加剧生产过剩与结构失衡。 前提三:货币资源的分配应由市场起决定作用。有两个重点:一是要尊重市场“等价交换”规则,政府不能管价格;二是要放开市场利率。对某些需要扶持的企业,政府可用财政贴息的办法予以支持,不可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率。只有让市场化利率引导资金流动,才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回到中国的现实,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可靠前发力,重点减税,但货币政策则应继续保持稳健,绝不能搞大水漫灌。 第二,为了保就业与民生,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扩大内需与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坚持从供给侧发力扩内需。 第三,应重视GDP增速,但不必纠结5.5%的速度指标,要保持定力,坚持速度服从质量,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院)长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