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要设定共同富裕的合理目标

    

    

    李 实 

    

    为什么要设定共同富裕的合理目标?因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一定会通过一些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现出来。发展的相关指标包括富裕方面的指标,也包括共享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同富裕的程度。

    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实现共同富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可能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设定在什么样的水平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年前,我们在讨论共同富裕目标的时候认为,实现富裕目标难度不大,例如人均GDP到2035年达到3万美元,但是现在感觉实现富裕目标的难度依然不小。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发展的问题自然可以实现,这是一年前的看法。

    现在来看,实现富裕目标和共享目标的难度都不容小觑,这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化、对外关系变化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基本取得了社会共识。但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一些观点认为,实现共同富裕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要限制资本,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搞所谓的集体经济等。他们认为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分化的根源都是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收入和财产分配、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现有的发展模式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共同富裕。

    这三种路径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第一种路径其结果可能是共同贫困。第二种路径只能达到低标准、低水平的共同富裕,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共享程度会不断提高,但在现有制度和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有限。

    只有走第三条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高水平、高标准的共同富裕。

    确定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要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具有一致性、兼容性和内洽性。如果目标定得很高,但是采取了保守的路径,要么目标注定无法实现,要么可能采取一些运动式、突击式的办法和措施。如果按照现有体制推进共同富裕,建议调低目标,只考虑社会底层成员的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这只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最低标准。

    而全面深化改革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改革,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等。因此,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作者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来源:光明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