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称彭城,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说起徐州,我想起了《三国演义》曹操三次攻打徐州的故事。败陶谦,灭吕布,破刘备,徐州这座城,可鉴曹操的丰功伟业。而刘备于陶谦病榻之前临危受命,以弱势与曹操相搏,于大败之际仍携城民撤退,正是他博取仁义忠厚之名、赢得世人民心的开始。徐州城,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 胡弦,就是古城养出来的文人,他的作品浸润着古城的文气。 鸡鸣寺犹在,梁武帝在此出过家,玄武湖的水天倒映着南朝的烟雨楼台。行走古邳镇的街道,它的往昔,沿着纸上的路径渐渐地抵达。淮安河下镇的石板街,走过最多的大概就是盐车,少数的石头可能见证过韩信点兵、大旗招展。狮子山上,楚王陵坐北朝南,凿石为葬,穿山为藏,那么深的黑暗吞没了许多时光,幸而,还有一只小小的玉蝉,魂兮归来…… 书里的多数文章,是对人文地理的书写,在徐州、南京与周边的江苏境内周旋。也写风土人情,比如《芙芙苗》,胡弦说这是他老家对一种野草的命名,方言中的植物,植物的姿态,方言的姿态和韵致,是一定要在这块地里长出来的人才写得出来的吧。《菜蔬记》是一系列由千字菜蔬散文组合成的篇章,这些小文徐缓地讲述着父亲、母亲、家里的老人、隔壁的乡邻,还有青豆、韭菜、槐花、南瓜等,吃食总是牵连着我们早期的记忆,牵连着我们的胃和心。 整部集子收录24篇散文,《古老的事物在风中起伏——徐州汉画像石读记》是最有分量的一篇。胡弦细致地描述画像中的场景:挥舞长袖的歌姬,身姿矫健的击鼓人,人首蛇身缠绕的伏羲女娲,飞腾九天的龙凤,安静吃草的老牛,嘉禾摇曳,大树连理,羽人向着天池而去……他揭示这些场景背后的神话传说、礼器仪式、饮食文化、制度变迁,以大量文献索引奠定文本基础,以中外古今的比较论述来开拓思维。这一篇,足以撑起全书“文化大散文”的格局。 (推荐书友:林颐) 作者胡 弦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2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