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租书岁月

    

    

    俞亚素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临睡前读书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去旅游,哪怕仅仅读一页文字,如此,方能睡得一个安心觉。

    若说读书习惯是何时养成的,似乎还得追溯到很久以前那个租书读的年代。

    是的,租书,而不是借书。借书一般是免费的,生怕主人催得紧,也会抓紧时间读。吃饭时读,走路时读,睡觉前读,就差悬梁刺股了,果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租书却是要钱的,比起借的书,读起来的“用功劲”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会儿还是身无分文的学生,务农的父母也挣不了多少钱,平时偶尔给点零花钱,我总是会在买糖果糕点和租书之间摇摆大半日。最终,多半是精神战胜物欲。

    记忆中的那家书屋坐落在小学的斜对面、初中的旁边。老板娘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微胖的中年妇女,每次看到她,我都会痴痴地想,要是我妈也开一家书屋就好了。那样,我便可以不用花一分钱,想读哪本书就读哪本书,而不必像现在这样的,紧紧地攥着几张零花钱,在一排又一排的书架前不停地挑选又挑选,看看这本不错,看看那本也不差,又怕错过一本更好看的。

    书屋里的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言情小说,作者以琼瑶为代表,租书的是清一色的女孩。一类是武侠小说,作者有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等,租书的大抵是男孩,也有女孩。相比较,我更偏爱武侠小说。在我看来,武侠小说写得更神秘、更悬疑,总是吸引着人不停地往下读。即便是书中的爱情,也比言情小说写得更缠绵深刻,更跌宕起伏,读后也更令人回肠荡气。我骨子里有一种“仗剑走天涯”的情结,大约便是读了武侠小说的后遗症,至今未愈。但,无论是言情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因为是租来的,时间就是金钱,为了快速读完,不得不废寝忘食地读。读得不识字的爹娘都心疼了,儿啊,咱要用功,也要保重身体啊。

    后来,不知谁又想出一个省钱的办法:两个人合租两本书,或者三个人合租三本书,然后轮换读。有些同学为了快速读完,常常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甚至不惜占用上课时间。记得有个女同学因为读得太深情,在语文课上居然不知不觉地抽泣起来。也是巧了,那天上的语文课刚好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当时,语文老师还贴心地拿出手绢递给女同学擦眼泪。而我们几个分明瞧见,这家伙快速地将一本琼瑶小说塞进桌洞。我那时当真早熟,知道读闲书固然令人愉快,学业却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说起租书,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件小事。自考上高中离开家乡后,我就不再去书屋租书了。一来学业忙碌,再无多余的时间读闲书;二来喜欢上了学校图书馆可免费借阅的文学名著。可是有一次周末回家,母亲跟我说,有个书店老板娘来家里找过我,说我租着她的一本书,日子已经很长了。我有些犯疑,自己都快一年没去租书了呀!于是,我去书屋探个究竟。谁知还真发现老板娘的笔记本上记着我的名字,是一本言情小说,还有租书日期。我定睛一看,不由乐了,这租书日子居然还是在校时。我说,这怎么可能,难道是我的魂儿过来租书的?老板娘相信我是个正派的好学生,但她也迷糊了,这冒充我的会是谁呢?当时书屋内没有摄像头,租书时也不需要抵押身份证。这个“案子”也就不了了之。可偶尔想起此事,甚是好奇。那个谁,冒了我的名去租书,到底意欲何为?莫非是为了赖这几毛钱的租金?好歹也是读书人啊!

    租书的日子早已远去,喜欢读书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不能不说万分感激那段岁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