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章升 通讯员陈利群 杨文)日前,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两家慈溪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双双入选“国家队”,这是该市自2020年两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成功晋级以来,再次有博士后工作站获此荣誉。至此,慈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已达6家。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慈溪大力实施“博士后三年倍增工程”,加快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培育高端人才,为区域创新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添智聚力。目前,该市已建成22家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博士后66名,其中今年新增博士后研究人员数量居宁波市首位。已出站的25名博士后在站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35项、发表学术论文90篇、申请专利42项。 博士后工作站是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有效载体。慈溪企业依托该平台弥补研发短板,增强技术团队力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东旭成新材料”博士后工作站,赵杨申请发明专利5项,开发出4款可产业化的量子点膜新产品;在“宝工电器”博士后工作站,李树谦针对企业技术难题,携手研发团队奋力攻坚。“李树谦团队开发的基于新材料发热的工业取暖新产品即将量产,预计明年可产生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蒋学利说。 博士后工作站为科研人员打造灵感碰撞“能量场”,也点燃了企业创新发展“新引擎”。近年来,慈溪22家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企业实现“高端智力”与“产业化”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企业获得高端研发性人才,博士后将自身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实现双赢。”慈星股份副总经理李立军说,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博士后们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授权等为公司增收近2700万元。 为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慈溪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该市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单位,分别按100万元、50万元标准给予补助。每招收1名全职、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年培养期内宁波、慈溪两级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生活补助。博士后出站一年内留慈工作的,给予最高60万元工作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