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坛相关信息请联系组委会办公室、宁波市贸促会0574-89386782或扫描二维码进入论坛小程序 |
记者 张燕 “因疫情未能及时交付货物,托运人和货代公司该如何应对?”“货物在国外目的港无人提货,货代公司该怎么办?” 鄞州白鹤街道聚集了百余家航运物流企业。不久前,企业在街道等组织下,享受到了宁波海事法院“海上共享法庭”的海事司法服务,上述问题得以一一解答。 立足海洋战略大局,通过服务创新、优化经验,宁波海事法院致力于提升海商营商环境、夯实海洋经济基础服务。 “事先全面排摸企业风险,关注重点企业动态;事中延伸进企诉讼服务,依托各巡回审判庭(点)、联络站、对接中心等线下网点,以及‘浙江解纷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线上工作平台,让企业更方便找到我们。”宁波海事法院副院长邬先江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方法,让法院和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让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实效。 随着涉外商事纠纷日益增多,宁波海事法院通过巩固完善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充分调动行政调解力量和社会调解力量,多元化帮助企业开展商事纠纷调解。“我们建立了海船船员纠纷诉调对接新机制,与宁波海事局签署《关于在宁波地区建立海船船员劳资纠纷调解和维权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并设立海船船员劳资纠纷调解中心,专门负责在宁波地区船员与船东及派遣机构之间的船员劳资纠纷。同时,在调解中心设立船员劳资纠纷诉调对接服务点,选派法官为日常调解工作提供法律指导。”宁波海事法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从各货代协会中选聘数名特邀调解员,推进宁波国际货代调解中心有序扩容,增强调解力量。目前海事特邀调解员达到83名,覆盖海事行政、海事仲裁、贸促会、货代协会、金融保险、渔业互保协会、渔区人民调解组织等海事相关行业,极大地发挥了海事海商纠纷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作用。 在调解过程中,宁波海事法院依法审查调解过程、防范虚假调解,在受理司法确认案件的同时强化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履行后不再出具司法确认裁定,防止“程序空转”。 与此同时,宁波海事法院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深化以数字化为手段、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根本的“海上枫桥经验”宁波模式,形成了海上社会治理新格局,主动把海事司法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把优质、高效的海事司法服务送到人民群众的身边,切实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减少诉讼成本。 此外,在海事海商纠纷较为集中的渔业镇街、村社、港口等基层一线,以及行业组织、仲裁机构、诉调中心等,宁波海事法院快速布局“海上共享法庭”,积极发挥诉讼庭审、调解指导等功能,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自去年9月以来,宁波海事法院已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28个“海上共享法庭”,温州、舟山、台州等派出法庭扎根基层海岛渔区,以公正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