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浙东文化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安石的鄞县兴学及其变法中的教育观

    

    

    白斌 罗娜          

    

    作为北宋时期的丞相和新党领袖,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主持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史称“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在教育上,王安石改革学校教育,创办武学、律学以及医学等。王安石变法中的诸项新法,以及指导变法的革新思想,早在他任职地方官时便已初显端倪,尤其可追溯到他知鄞三年的治理实践中。

    一、重视改善教学硬件

    唐宋时期,浙东四明地区的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明州于唐开元年间始建学校。北宋初期,政府面对复杂的内外部问题,尚无更多精力和财力兼及学校教育。此时地方州、县学很少,州、县也不能随便立学。直到北宋边境安定后,朝廷对学校的教化政策才逐渐重视起来。不过大规模的州县兴学还要从“庆历新政”开始,这次对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改革掀起了北宋第一次兴学热潮,其引领人物是范仲淹。

    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到鄞县任知县,四明乃至浙东地区的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王安石在《乞改科条制》中说:“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即优秀的人才、贤明的官吏从根本上讲是从学校培育出来的。之后,王安石雷厉风行破陈规,把“立学校”作为鄞县治理的一件要事来做。他把鄞县孔子庙改为“鄞县学”,鄞县“立学校”从这时开始。在王安石的带动下,地方政府和普通群众也积极支持地方办学。如嘉祐中,象山县令顾方“建学舍,率子弟之秀敬之,亲为讲解”;庆历年间,慈溪县民就聚资作孔子庙,“为学舍,构堂其中”。

    “熙宁变法”中,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着手恢复与整顿地方学校。王安石下令在京东、京西、陕西、河东与河北五路设置学官,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王安石扩大太学规模,将太学所在地锡庆院全部改做太学校舍,提升太学的硬件基础,为“三舍法”的推行提供硬件基础。

    二、重视选拔优秀师资

    王安石在鄞县兴办学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校师资,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教化于民,他决定从慈溪聘请学师,先后两次亲自致书聘请杜醇为师。在《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一文中,王安石谈到老师的重要性:“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把教师提到与君臣不可分离的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尊敬和热爱教师。他在《伤杜醇》和《吊王先生致》中,充分流露出其对教师的真挚感情。同时,王安石认为教师资格的取得条件必须严格和慎重,最好是“取士大夫之材行完洁而其施设已尝试于位而去者,以为之师”,即学校的教师必须德才兼备。

    “熙宁变法”中,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命令各州恢复和发展州学,同时设立小学教授,并考核学官,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王安石为在太学推行“三舍法”,选拔优秀师资充实太学。除了规定主管官员外,王安石要求太学增设直讲10人,每两个人讲授一经,并规定选拔老师的途径只有两个,分别是中书亲选或主管官员举奏。对于任教教师的要求是好的给予奖励,对教导有方的学官进行提升,而差的直讲则坚决清退。在大量优秀师资充实太学的基础上,王安石顺利推行了“三舍法”。

    三、重视推动人才培养

    北宋初期,明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地方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仍十分匮乏。王安石在鄞县期间,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他认为,人才不足,即使皇帝想要改革天下弊病,也是不可能的。要选拔高水平的人才,就需要通过学校来培养和聚集人才。于是,王安石提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的观点。在鄞县期间,王安石举办学校,主张教育要学以致用,使“所学必皆尽其材”。王安石在上奏宋神宗的《言事书》中,谈到科举、恩荫的弊端,并希望通过兴办学校培养、选拔人才。

    “熙宁变法”中,王安石充分认识到学校培养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恢复地方州县学校,设置小学学校,完善地方教育体系,使更多人从小接受文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王安石在整顿太学中,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相应的太学生也分为三个部分,通过考试成绩的高低依次提升。初学的学生在考试合格后成为外舍生,之后根据其在学校的表现及特长升为内舍。内舍学生中表现优异的升为上舍,然后通过考试成绩授官,其中上等者可以直接授官,中等者参与殿试,下等者参加礼部选拔,尽可能实现人尽其才。

    纵观王安石的教育活动,其在鄞县的兴学活动,是在“庆历新政”的背景下进行的。庆历间,范仲淹等人发布兴学诏令的目的在于完善官学体系,希望政府担负起士人培养的责任,弥补科举制度的缺陷。在鄞县期间,王安石着手建立县学,请杜醇、楼郁等人执教,从而改变了原来明州地区“文风寥寥”的情况,王应麟评价其“养成英才,纯明笃厚。父兄师友,诏教琢磨,百年文献,益盛为大,五先生之功也。”在其后的变法新政推行过程中,王安石大量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注重改善教学硬件、提升教学师资、推动人才选拔,并改革太学制度。本质上,这是王安石在鄞县兴学活动经验的嫁接与发展。他希望通过大力整顿学校,让更多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走上仕途道路,为国家输送大批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宁波市浙东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