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合 伍慧)绿色代表“赞成”,红色表示“反对”,黄色表示“弃权”——昨日,坐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常委会委员席上,宁波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生、来自巴基斯坦的Aysha按下面前的表决器,为《××市菜市场管理条例(草案表决稿)》进行模拟表决。 这是她来到中国的第4个年头,也是她第一次走进人大,近距离感受中国式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样的表述,让Aysha有些好奇,也有些向往。 “宁波市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人大的立法权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推动法律的最终制定出台?”……Aysha现场向市、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人员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Aysha欣喜地发现,在这里,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我在6年时间里经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形成了19份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助力宁波在城市建设、智能化适老化改造、科技赋能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市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张丽丽的现场分享,给Aysha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和案例,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人大代表是实实在在为人民发声、为城市发展服务的。”Aysha深有感触地说。 和Aysha一样,本次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29名在华留学生参与了“走进人大·感知宁波”活动,走进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走进基层单元鄞州区中河街道代表联络站,实地参观了解人大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是如何零距离了解民意、履行代表职责的。 “来宁波之前,对中国的民主没有什么概念。通过这次体验,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到了很多。”来自加拿大、在宁波大学进修汉语的Maria说。同样,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留学生Sharon表示,自己将把参与此次活动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分享给朋友和家人,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主任李红国表示,举办本次“走进人大·感知宁波”活动,通过邀请宁波大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向他们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鲜活的民主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