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一项调查显示,6所小学1640名三年级孩子,有384人超重或肥胖——

别让肥胖挡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项目组走进校园,对146名“小胖墩”进行期中体检。(陈敏 摄)

    

    

    

    

    

    

    

    

    

    记者 陈敏 

    

    近年来,超重、肥胖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宁波市疾控中心一项学校卫生监测数据显示,宁波市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仍处于上升趋势。今年9月,由市爱卫办和市教育局牵头,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在宁波市开展小学生健康体重管理项目,项目涵盖海曙、鄞州、镇海3个区6所学校。从目前已完成的1640名三年级孩子的体检结果来看,共有384人检出超重或肥胖,超重肥胖率高达23.4%。

    

    100个孩子中23个超重或肥胖

    

    

    不久前,当小硕挪着肥大的身体挤进减肥门诊时,宁波市第一医院慢病管理中心营养师刘佳宁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16岁的小硕个高才1.65米,体重却有96公斤。肥胖给小硕带来了诸多不便,穿的衬衣扣不上扣子,平时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更让家人担心的是,小硕被诊断为脂肪肝、高尿酸、高血脂、胰岛素抵抗、重度呼吸暂停综合征……小硕还这么小,就患上了这么多“老年病”,以后可怎么办啊?小硕妈妈急得直掉泪。在朋友的介绍下,妈妈陪着小硕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及代谢性疾病门诊求助。

    刘佳宁告诉记者,像小硕这样的小胖墩还真不少。为此,宁波市第一医院成立了一个减肥俱乐部,目前共有218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在接受减肥管理。

    无独有偶,这段时间,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儿科门诊接连接诊了各种体检不合格的小患者,上周该院儿科就收治入院5名中重度肥胖患儿,有医生两个半天门诊就接诊了10名中度和重度肥胖患儿。

    据2019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通报,全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持续向好,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在身体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中小学生出现好转,这是一系列重磅政策落地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遗憾的是,儿童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超重或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介绍,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或肥胖率超过10%。宁波市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9月,由市爱卫办和市教育局牵头,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开展了小学生健康体重管理项目,项目涵盖海曙、鄞州、镇海6所学校,每所学校三年级学生参加。从目前已完成的1640名三年级孩子的体检结果来看,共有384人检出超重或肥胖(8周岁儿童检出标准:男孩BMI≥17.8,女孩BMI≥17.6。编者注:BMI为身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率高达23.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100名孩子中,超重或肥胖的就有23名。

    居高不下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让医生、老师忧心忡忡。

    

    不少“小胖墩”患上“老年病”

    

    

    11月16日,《宁波日报》刊登的一篇《13岁男孩患上了“老年病”》引起众多读者的高度关注。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患上“老年病”的儿童青少年并非只有这个13岁男孩。

    小学生健康体重管理项目检测了1640名三年级孩子,在检测出的384名超重或肥胖孩子当中,肝脏超声正常的仅为32.8%,其余三分之二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脏回声异常,有16名孩子明确脂肪肝(4.2%),有近三分之一孩子出现至少一项的血脂指标异常,这些都说明超重或肥胖已经逐渐影响到三年级孩子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65%的肥胖儿童到成年期后会发展成Ⅲ度肥胖,其风险是非肥胖儿童的5倍。

    肥胖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肥胖还能引起多种慢病风险增加。宁波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励丽在接受采访时说:肥胖常常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异常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及某些癌症。此外,肥胖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带来更高的被欺凌风险和成绩差表现,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抑郁等问题,阻碍潜能发展。

    16岁的小硕就是其中一个。小硕由于肥胖,在学校中常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小硕变得越来越自卑,和同学关系也越来越不好。由于小硕患有重度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睡觉时常常被憋醒。时间一长,导致睡眠不足,结果白天在学校经常无精打采。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他却趴在课桌上打呼噜。在这一状态下,学习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升入初二时,小硕便不肯再去学校。父母只得帮他办理休学一年。可这一年,小硕却越来越自闭了,他一天到晚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从早到晚就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原本就胖的他变得更胖了。好不容易过完了一年,父母再度将小硕送进学校,让父母绝望的是,重新回到学校的小硕跟同学的关系更疏远了,而且经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没过几个月,小硕便坚决不愿再上学了。

    刘佳宁说,小硕现在仍然会定时前来复诊,但每次来门诊,问他什么,小硕从来不回答,而且极度敏感,妈妈回答问题后总会小心翼翼地看一下小硕脸上的表情。

    

    肥胖大多是吃得太好动得太少

    

    

    生活中的“小胖墩”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刘佳宁分析认为,青春期儿童肥胖大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最常见的是能量摄入过多和缺乏适度运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吃得太好动得太少。

    一方面,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食品,而蔬菜、水果、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等,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升学压力大,导致儿童青少年静坐时间普遍增加,运动时间越来越少,能量消耗减少。

    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成为个体超重或肥胖的直接原因。

    

    此外,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又一个原因。按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小学生每天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以上,初中生应保证9小时以上,高中生应保证8小时以上。但事实上,中小学生普遍达不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从门诊情况看,90%以上的“小胖墩”表现为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会导致生殖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肥胖。

    怎样才能避免让孩子变“小胖墩”,不让肥胖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励丽在接受采访时说,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肥胖最为关键。

    据介绍,小学生健康体重管理项目团队已对6所小学三年级孩子体检中超重或肥胖小学生开展体重管理干预研究,对于其中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肥胖孩子,进行进一步的饮食、运动等多举措体重综合健康管理,目前合计管理孩子146名。为帮助“小胖墩”们更好地减重,在校方的积极配合下,宁波市第一医院生活方式团队对146名超重或肥胖学生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吃”和“动”两方面科学管理。

    饮食方面,项目团队给每个“小胖墩”配备专属营养师,家长在小程序上上传在家期间的饮食,营养师进行在线饮食指导;学生在校的午餐及下午茶,会有专业营养师进行搭配改进,保证学生既能吃饱,又结构合理、营养均衡;项目团队还会不定期去学校对“小胖墩”们进行健康讲座,答疑解惑。运动方面,项目团队联合学校,由专职体育老师负责,保证“小胖墩”们在校至少进行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额外体育活动;使用运动手表监测学生运动情况;并鼓励家长在家期间多带孩子运动,减少久坐。

    11月14日中午,项目组走进校园,对“小胖墩”们进行了期中体检,结果显示,孩子们大多已经习惯了新的饮食结构和运动方式,有的孩子一个多月就瘦了3公斤左右。

    为确保孩子们远离肥胖,健康成长,励丽提了四点建议:

    健全协作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各级教育、卫生健康、体育等部门密切协作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鼓励选聘医务工作者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广医务托管、医校协同等经验做法,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学校医务服务,加大推进支持力度。

    拓展健康教育渠道。构建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

    保障食品营养健康。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为学生提供均衡营养膳食。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家庭膳食,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给予个性化供餐。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