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刑再赔偿: 损害海洋生态环境该得的

    

    

    

    方 舟 

    

    昨天,宁波海事法院公开审理舟山市人民检察院诉刘某、袁某因非法采集贝藻类海产品致海洋环境受损案件,这是该院首次受理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公益诉讼案件。法院判决两被告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失和修复费用47499.2元及惩罚性赔偿7009.6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责令两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舟山市级及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在刑事方面,两被告之前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和拘役五个月、缓刑九个月的刑期(11月23日《宁波日报》)。

    被告刘某、袁某在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非法采集螺贝等水产品,导致保护区内海洋生物生长发育受阻、繁育终止且礁石等天然栖息地遭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两被告在禁渔期采用禁用方法在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非法捕捞,对海洋生态和资源造成严重损害,根据法律规定,应承担修复生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两被告之前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及拘役(缓刑),本次判决是法院根据两被告的犯罪性质及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所作出的再一次判决。

    虽然两被告非法获利只有7000余元,但所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而且具有主观故意。所以,不但他们要受到刑事处罚,还要承担由此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失和修复费用,并接受惩罚性赔偿。假如只有刑事判决没有民事处罚,相对于其行为导致的后果来说,违法成本还是偏低,起不到应有的惩戒和震慑作用。

    海洋生态和资源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是难以通过其自我修复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这样的海洋生态损失,根本无法用经济账来计算。刘某、袁某由于损害海洋生态环境,领刑后再赔偿,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是很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教育。

    努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海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让海洋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切实保障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同一切损害海洋生态环境的违规、违法乃至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方面,严格加强管理,落实智慧化监控管理制度,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可以采用无人机航拍,结合定期巡查、增加检查频率等措施提高监管效能,严密监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区域。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等现象,及时予以处罚。另一方面,上述判决应该成为常态,凡是损害海洋生态环境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进行惩处。在刑事处罚之余,还应根据实际后果,依法要求行为人承担损失赔偿和惩罚性赔偿等民事责任,增加其违法犯罪成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