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杉木与帝国》

    

    

    作者【美】孟一衡译者张连伟 李莉 李飞 郎洁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日期2022年9月

    中国森林覆盖率目前是23%,近些年来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大多数学者归因于毁林造田、乱砍滥伐。《杉木与帝国》的作者是美国汉学家孟一衡,此书修正了学界对中国早期环境史的理解。在书中,孟一衡创新性地使用了许多典籍记录、当地和民间的新材料,包括林业管理档案、边界调查、税务核算、边缘户口、契约、木材买卖、造船业、宫殿营建等材料,分析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分析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与林业的关系。

    孟一衡认为,在公元1000年到1600年之间,以及从17世纪开始的另一场全面爆发的森林危机期间,在中国南方地区主导的趋势其实是造林。这段历史始于南宋初年税收政策的一个变化,南宋政府开始对山林土地征税。国家通过使用差役,从采伐公有林转化为对私人木材市场交易征税,促进了林业资产私有化。闻风而动的徽商深刻介入这一行业,让当地土地所有者和他们的雇工种植和维护林木,从而创造了中国南方的“大造林”景观。

    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只是中国林业衰退的因素之一。孟一衡所强调的,是政治和经济、行为动机的影响。孟一衡将森林史与南方的人口流动联系在一起,吸引移民导致可利用土地减少;玉米、番薯、烟草、茶叶等作物,与森林植被争夺空间;中国南方原始多样性林地被改造为杉木林等高价值的单一林区,容易造成各种自然灾害;国家和森林所有者忽视社区贫困,当地经济衰退影响到木材、税收或合同履行;19世纪下半叶战乱频仍,商路阻隔,导致木材交易停滞……综合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观察这段历史。

    (推荐书友:赵青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