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戏台上的中国》读后

    

    

    

    

    

    

    郝双双            

    

    千百年来,要说中华大地上有声有色的一大景观,非唱戏莫属。戏曲在中华大地上长期演绎流传,催生了宋元明清至今地负海涵的民俗文化。

    廖奔、廖琳达撰写的《戏台上的中国》,为人们走进戏曲世界,进而探寻民族文化基因提供了一把钥匙。本书由“唱戏”“戏史”“演戏”“看戏”“戏班”“戏子”“戏台”“写戏”以及《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梅兰芳》等章节构成。全书先以“唱戏”总括,再以“戏史”贯穿,以“演戏”“看戏”“写戏”展开;继而对戏班架构、演戏的人和具体的戏台等进行分述。在书的后面部分,作者将《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经典,以及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艺术人生单独成章,分别从戏曲文学、戏曲表演等角度进行浓墨重彩的讲解。《戏台上的中国》可谓普及中国戏曲知识的“小百科全书”,也是引领读者进入戏曲大观园的一张“导航图”。

    作者是研究中国戏曲的著名学者,了解中国戏曲的既往传播过程和民众接受戏曲的现实,善于以讲故事的形式描述戏曲发展史。如《演戏》一章,讲的是清康熙年间,昆曲演员陈明智合理利用装扮技术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并极大地提高自己演技的故事。接着,作者又讲了南京名班兴化班主角马锦刻苦练艺的故事。为了提高演技,马锦给宰相顾秉谦当了3年仆人,用心观察他的行为举止,他说话的口气,细心琢磨,久而久之,得到了他的神韵。这些故事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练艺佳话而久远流传。

    本书在注重知识性的基础上凸显趣味性,介绍了大量有关戏曲创作与演出的知识。比如,在表演方面,戏曲舞台表演与写实的话剧艺术表演是不同的,如戏曲表演中以“鞭”代“马”,以“桨”代“舟”。从此地到彼地,在舞台上转个圈儿就“到”了,或是口中念念有词,说着说着就“到”了。哭和笑的表演也比较夸张,跟现实生活中的“哭”和“笑”不同,跟写实风格的话剧表演也不同。作者还援引带有文化生活史意味的文学作品和文字资料,为戏曲史的发展留下了生动注脚。从《儒林外史》到《陶庵梦忆》,从坊间逸闻到古典小说、文人笔记,作者借俗补史,化俗为雅,把看戏人、唱戏人、写戏人的林林总总写得妙趣横生。

    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引用了外国人的在华游记、随笔等,展现近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华戏曲之美和社会风貌。如英国传教士麦嘉湖于1860年来华,在其《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里,盛赞了中国戏曲演员不需要布景和剧场设施的帮助,仅凭演技就可以吸引观众,这是西方演员做不到的。明清时期的艺人受到社会歧视,中国古代没有一个剧作家能够获得像莎士比亚那样崇高的荣誉。明清来华的西方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在文字里反复进行评说。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花甲忆记》中说:“中国从来没有过莎士比亚。很少有剧本具备文学价值,而且像私生子一样,它们是生是死都得不到作者的承认。”

    书中,作者精心编排了五六百幅珍贵的戏曲图片,包括舞台演出、演员介绍、戏台景观、服装样式、道具、脸谱以及有关戏曲的年画、绘画、雕刻、戏单等,有助于读者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戏曲。在每一章的第一页,作者还加上了戏台楹联、戏谚、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理论著作或戏曲作品中的段落,这些能够极大丰富读者戏曲方面的知识。

    《戏台上的中国》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追踪其源流、触扪其筋骨、探索其精神,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