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旋 上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启其首次访华之旅,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再一次说明中德经贸关系疏远的“离心力”,比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吸引力。朔尔茨访华,从一个侧面反映欧洲制造转移到中国意愿强烈。 近来,国务院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及“新十条”,各地推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浙江省多地宣布,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扫“场所码”。宁波也依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健康码,全市零售药店恢复销售“四大类”药品等。 面对欧洲制造“气短”、国内疫情防控新政实施,全国各地迎来加快对接欧洲高端制造业落户的重要机遇期。宁波制造业优势明显,在这个重要时期,应该抓住机遇,乘势作为。 对接德欧化工产业,优先完善高产值链突破。化工是一个重资本与高度创新的行业,德国、日本、韩国是这一行业领先者。近年来,我们推动“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经济外交合作的成效开始显现,来自俄罗斯、中东等经济合作地区的能源进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其多样化与安全性保证,为发展高附加值化工产业提供了基础。宁波化工产业基础好、产业链相对完善,应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聚焦碳中和再生能源,抓住高端材料、新材料产业突破。当前国内制造业正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大量资金快速进入高端制造,将有力支持高端材料、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支撑这一轮制造业产能扩张周期的需求,包括碳中和、新能源车、绿色可再生能源等,宁波材料产业基础良好,拥有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等高端研究机构,两相结合,加快引进欧洲新材料技术公司投资投产是一个重要突破点。 着力于先进制造,强化高端装备制造突破。目前,欧洲正急迫考虑将高昂的生产制造成本向外转移。欧洲生产成本高,致使一些中小企业被迫退出了供给市场,紧接着不少企业将面临供应链紊乱问题,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都面临转移。这些为国内有着良好制造产业基础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加上国内拥有比较完备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技术能力也在逐渐积累,企业若能抢抓机遇,必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吃到红利。 宁波制造业基础良好,正全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意愿高,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疫情防控新政创造了开放新局面,及时择机开展甬欧产业交流,引导、满足本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突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