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激励创新 标杆引领进步

——20家组织获颁市政府质量奖和质量创新奖的背后


江丰电子

    

    

    

    

    

    

    王岚 文/图 

    

    日前,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2022年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和质量创新奖获奖组织的通报》,获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创新奖组织各10家。

    本届市政府质量奖和质量创新奖评审标准均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内核,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组织参评,并首次明确将一定比例的获奖名额授予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等成长型企业及服务业和工程建设类组织。

    从获奖组织行业分布看,涵盖制造、服务、工程建设等类别,细分行业达18个。其中,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中有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占比70%。

    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各级政府质量奖451家,其中,中国质量奖1家、提名奖3家,浙江省政府质量奖5家、质量创新奖4家,市政府质量奖44家、质量创新奖31家。

    众多质量奖背后,彰显的是宁波市长期创新质量工作,多渠道全方位鼓励先进、树立标杆、营造全社会“质量第一”意识的努力。

    全国第二个设立质量奖城市

    宁波市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以2006年设立宁波市市长质量奖为标志,于2020年改称宁波市政府质量奖,已历时16年。该制度对我市树立质量先进标杆、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打造“质优宁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006年,我市参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导入国际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制定政府质量奖励制度,经当年市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正式设立宁波市市长质量奖,我市也成为国内继深圳之后第二个设立政府质量奖的城市。

    市长质量奖励制度设立之后,我市自2007年至2017年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先后树立了雅戈尔、方太、申洲、得力、公牛、金田等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全市共有29家企业获宁波市市长质量奖、15家企业获宁波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在2010年、2013年相继设立省政府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均为两年一届)之后,在我市市长质量奖企业中,先后产生了4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个省政府质量奖、3个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企业,使我市省级以上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数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我市初步形成了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上争先创优的局面,一部分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涌现了一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2018年4月,我市的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暂停。

    2020年重启市政府质量奖承上启下

    2020年,市政府研究决定修订《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重启市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定名为宁波市政府质量奖),以继续选树质量标杆,示范引领广大企业(组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照国家、省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每两年一届,每届评定质量奖和质量创新奖各不超过5个,有机衔接我市企业(组织)有更多机会入围中国质量奖和省奖评选。202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活动得到广泛响应,申报组织达43家,最终获评组织共11家(质量奖5家,质量创新奖6家)。

    市奖重启激发了我市广大企业(组织)申报更高层次政府质量奖的热情。通过努力,去年9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获评“中国质量奖”,实现了浙江省“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去年12月,我市3家组织荣获省政府质量奖,创历届最佳成绩。

    《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相继于去年3月和7月进行了修改,对评奖范围、重点导向、评审程序等进行了调整,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显现出评审标准不匹配、评审数量不适应、重点导向不明显等局限性,影响了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为此,我市于今年初着手研究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修订工作。7月4日,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宁波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统一评审标准、增加获评名额、明确重点导向成为此次市政府质量奖制度修订的三大特点,有力推动“大优强”培育工程,切实贯彻打造“六个之都”的战略部署。

    8月2日启动2022年市政府质量奖申报、评审工作,全市共有50家组织申报,比前一届增加92.3%,申报数创历届新高。其中,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等成长型企业22家,服务业和工程建筑类组织11家,新经济新业态组织8家,充分体现了市政府质量奖“扩面增量”的原则。

    历经资格审查、资料评审、现场评审和合议评审、评审委审查表决、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产生市政府质量奖和市政府质量创新奖授奖组织各10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