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锋娟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广大青年身上展现的志气、担当、热情与能力,是推进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重要源泉与不竭动力,决定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潜力和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度肯定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青年人有理想,国家就有未来 理想信念,不仅仅是青年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动力,更是青年增强社会使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关乎国家未来,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和前景的重要体现。一百年前,正是一群青年人的理想觉醒,引领中国迈向历史的新篇章。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个人事业的“小我”主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更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升华中共同铺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未来。 二、青年人敢担当,民族就能振兴 敢担当,是责任不在他人、舍我其谁的历史主动,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是心系国家事、肩抗民族责的奉献姿态。只要青年人敢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再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终能聚起万众一心,积起磅礴力量,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直至胜利彼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当代青年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青年人要有舍我其谁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肩负起新时代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书写繁花似锦篇章。 三、青年人能吃苦,国家就能成大事 能吃苦,是身处偏远位置、恶劣环境、辛苦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守岗位、履责尽责;是面对短期看不到成效、长期要坐“冷板凳”、前方又是“无人区”的困境,不厌倦不焦躁,潜心耕耘、厚积薄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百年来,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将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品质汇聚成中华民族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时代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取得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依然曲折,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广大青年继续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不惧艰苦,不畏繁重,矢志不移,砥砺前行,以个体汇聚整体,以小事汇聚大事,共同铸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事。 四、青年人肯奋斗,民族就能铸伟业 肯奋斗,是愈难愈奋、愈艰愈勇、愈挫愈强的坚韧毅力,是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的豪迈气概,是锐意进取、闯关夺隘、攀登高峰的拼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青年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成功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照抄,广大青年要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登高峰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谱写青年人奋斗的华章。(作者为市委党校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