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许颖 市政协委员,鄞州教育学院正高级特级教师、民进宁波市委会常委、民进鄞州区基层委员会主委 |
记者 张燕 是“三门青蟹”还是“宁海青蟹”?“余姚榨菜”和“涪陵榨菜”谁的名头更响?市政协委员、民进鄞州区基层委员会主委许颖建议,通过产品、品牌及后续监管,让宁波的地标农产品滋养更多人。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信息,我市已有18个农产品地标登记保护产品;据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全市地标商标总数达到36件,地标证明商标拥有总数、新申请件数均居浙江省第一。这些蕴含着“土味”的农产品,还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生产水平低下、品牌定位失焦、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宁波一批老字号的农产品,如奉化芋艿头、慈城年糕、宁海土鸡等,都是区域性品牌,缺少走出宁波、走向世界的公共品牌。慈城年糕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且可以标准化生产、长途运输,但缺乏统一的宁波标识。近年来奉化水蜜桃声名远扬,一些外地桃子被套上“奉化水蜜桃”农产品地标的黄套袋流入市场,影响了奉化水蜜桃的声誉。 对此,许颖委员建议,从后续监管、宣传力度、产品扶持等方面,让地标农产品滋养更多人。对于现有的产品,积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假冒、伪造、冒用或未按规定印制专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地标农产品的特色质量和声誉。宣传上,对内,可通过媒体及时公布获保产品的地域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提升产品知名度;对外,可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通过学术研讨、产品推介、交流互访、技术合作等方式,提升地标保护农产品的国外影响力。在加强对地标农产品的培植扶持上,重点开展农产品地标资源调查,深入调研、挖掘消费者认可、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培植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口感纯正、市场反映良好的地标农产品,如浙东大白鹅、宁波白茶、樟村贝母等。将地标农产品的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在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地标产品,以此带动周边农户向品牌化发展,让地标农产品成为宁波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两会感言】 着眼于打造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地标保护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在产品培育、品牌运营、监管保护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开拓良性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