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江板凳龙的龙头部分有两三条板凳的长度。 |
|
劲雨畅舞。 |
|
板凳龙越盘越紧,最后摆个造型。 |
桑金伟 文/摄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年后首个大节,也是至今保留传统味儿最浓的节日。 大江南北的元宵节,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吃元宵、舞大龙、闹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游龙灯、行大会、迎紫姑、扭秧歌等,令人目不暇接。 元宵节是采集中国民俗的最好时节。前些年的元宵节我都在外地拍摄,去的次数最多的是本省的浦江。浦江的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其中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浦江板凳龙堪称一绝。 浦江的板凳龙,百姓参与度很高,村子里每户人家都会出一条板凳参与其中。浦江的村民也特别好客,只要拍摄需要,农户就会打开自家的阁楼、晒台,让“行摄匆匆”的你拍照,甚至挽留宿夜。 相传在久远前,浦江当地遇上了史无前例的大旱,井涸河干,大地焦枯,渴死者不计其数。这事被东海的一条水龙知晓,它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为当地下了一场大雨。可这水龙因此违反了天条,被刀剁成一段一段,撒落人间。人们忍着悲痛,把这普救众生的龙体连接起来放在板凳上,并举着板凳不分昼夜舞动奔跑呼号,希望它能活过来。舞板凳龙的习俗就这样产生了。 其实舞板凳龙,不独在浦江及其周边的金华各县市有,也盛行于温州、丽水、台州的一些地区,在福建、江西、江苏、重庆等地的农村也偶有所见。 板凳龙有独凳龙和多凳龙之分,浦江流行的是多凳龙。多凳龙至少由9人组成,每人各举一凳,接成长条。首名示龙头,末名作龙尾,其余都为龙身。凳板的两端各开有圆孔,圆孔用于各凳板相接时插入木棍,木棍既是连接的“桩头”,又是每一举龙者的手柄。它是活动的,使板凳与板凳间,可以任意水平地弯曲即左右舞动(若高举或放下,板凳龙还能上下舞动)。龙身的每个连接桩可以随时拆开,便于更多的板凳加入其中,这样能使板凳龙不断变长。 板凳龙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颇有情趣。在浦江,一条龙从头到尾超过80条板凳(也称“桥”)相连的很常见。据载,2003年2月,东阳市花园村曾组织数千人,举着1788条板凳组成的龙灯穿游,创下吉尼斯纪录。 板凳龙由各主人负责制作,每条板凳上裱糊着拱形的花灯作为龙身。花灯上画了板凳主人自己喜好的花草、动物、文字等图案,因此每只花灯的图案和装饰因人而异,彰显了众人的智慧。灯内部点有红烛,晚间板凳龙疾行,形成一条光带,有较强的气势,煞是好看。 浦江板凳龙是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龙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它又集绘画、书法、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龙灯游动摆舞时又融体育、杂技、舞蹈于一炉,十分难得。 浦江板凳龙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场地之大是罕见的,它是地道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2006年5月,浦江板凳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