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等重大民俗活动中常见的抬阁(桑金伟 摄) |
|
灯彩是元宵节的标志性符号 (顾玮 摄) |
胡嘉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春节的压轴戏就在元宵节。元宵节的第一要务是置备花灯,灯有买的,也有自制的。村人多采取自制,把刚从山上砍下的竹子,劈成小竹片做骨架,绑扎成“荷花”“菱角”“奔马”及神态各异的“兔子”等模样。蜡烛插在骨架下层的横担中央,骨架外糊上彩纸,彩纸上勾描出动植物的图案,写上吉祥的文字。灯的四角系了细韧的线,上端结扣后套在一截小竹竿上,以便悬挂或手提。农家大多会制作好几盏这样的花灯,从“上灯夜”的正月十三开始,一直挂至正月十八“落灯”,这期间不忘接续灯中的蜡烛。 穿山半岛过元宵节的重头戏是在正月十四夜,孩子们吃过香香甜甜的“浆板汤果”或“芝麻猪油馅汤团”后,会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土灶下、墙角处以及屋外的弄、廊等阴暗场所,去驱赶害虫,嘴里大声吆喝:“嗄去,哒去,深山老虎嗒去!”接着跟大人们去田塍上燃烧枯黄的野草“驱蝗虫”,大家称为“燂火龙”。刹那间,一条条田塍上干草燃烧,明晃晃的,犹如一条条火龙。一阵微风过,火龙摇动,蔚为壮观。 其后,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晒场上,看村里的那些行家表演“甩火流星”。“火流星”的道具是两只盛着熊熊燃烧的上好木炭的钢丝篮,系结在一根既坚韧又柔软的绳索两头。绳索的中间被甩舞者的两手捏持,随着娴熟的甩舞,火篮化成赤红的光圈。表演者在一片喝彩声中使出浑身解数,绕晒场炫耀自己的“看家本领”。我记得当年有喜欢热闹的观众,拿瓢舀水泼向火圈,但泼过去的水一近火圈,即见水珠四面迸散,而内中的甩舞者竟是丝毫未受影响。 在正月十四夜,穿山半岛河网密布的乡间还有一项特殊的“祭桥”习俗:桥面上热闹异常,点燃的香烛插在年糕、大头菜块或萝卜上,供品有年糕、馒头、糕饼、糖果、水果等,从桥中间一溜儿排到两端的桥堍。明晃晃的烛光照耀桥面如同白昼,从远处即能望见桥的身影……祭桥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须祭通衢要道上的桥,不能走回头路,一晚上最好祭桥10座以上,桥神会保佑人们身康体健。传说,祭桥是由一位毕生造桥的石匠师傅发起的。 古时,桥与桥之间不但相隔较远,而且道路崎岖,走十座桥要花好几个小时,人们往往走得汗流浃背。石匠师傅的一位侄媳,因气血不和,平日里总是病恹恹的。走桥后,大汗淋漓浑身舒畅,身体逐渐硬朗起来,逢人感戴是桥神保佑。经过口口相传,元宵节祭桥逐渐相沿成俗。 童年时的闹元宵景象恍若眼前,如今元宵节依然是欢庆的节日,人们一如既往地在节日里吃“汤果”和“汤团”。然而也有一些习俗悄然发生了变化,原先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动手扎制花灯已成了历史,现今人们习惯去市场上采购,花灯内的蜡烛,也已经被安全、清洁而环保的电子产品所取代。虽然无缘再见童年时甩“火流星”那样的乡土绝技,但能观赏到居民们自编自演的丰富多彩的节目,诸如戏曲清唱、小品、武术表演、相声、扇子舞等,更有人人参与的趣味运动比赛以及有奖猜灯谜等活动……节日里,人们脸上的笑容是古今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