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大数据和新型智慧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治理体系数字化 构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梅 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基层治理层级化、封闭式的壁垒,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带来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基层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A宁波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现状

    县级社会治理中心联动数字化持续做强。宁波整合了县级矛调中心、应急联动中心等社会治理资源,协同联通12345、智慧城管等数字治理系统,打造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分析研判等功能一体联动、闭环管理的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分级分类指挥体系不断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实现基层治理“一个中心”统一指挥。

    基层社会智慧化治理领域不断拓展。按照数字化改革“跑道+应用”的理念,宁波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的“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为“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4条新跑道,全面涵盖乡镇(街道)核心业务,开发上线可供应用贯通复用的工具组件25个,推进应用在基层综合集成、协同赋能、实战实效。

    基层社会智慧治理架构进一步完善。制定形成了《宁波市基层治理综合应用迭代升级技术方案》《县级社会治理中心智治云图》《宁波市全科网格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从用户体系打通、工作界面设计、省定应用流程升级改造、网关对接、专题数据仓建设等技术规范层面,明确了基层综合应用迭代升级主攻方向,并从优化网格配置、厘清事项权责、下沉处置力量等方面对基层网格进行系统化提升。

    基层智治体系不断推动体制变革。2022年以来,宁波开展了“基层治理提升年”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镇乡(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乡镇(街道)“1+4+X”机构改革,党建统领的基层治理机制取得新突破,“一长三员”管理队伍配齐配强,治理力量从多点散发向多元协同转变,不断提升乡镇(街道)块统能力。

    网格化治理能力得到有效应用。宁波全面构建了由4102个城区网格、5404个农村网格、402个专属网格和4万余个二级网格组成的基层网格体系。不断强化宣传培训,制作了基层社会治理应用培训手册及视频,对网格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推动应用事项的精准落地、快速处置。

    基层社会数据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宁波持续强化数据在用前、用后的数据治理,提高部门数据和基层数据的匹配度,精准度、实用性进一步提高,让基层社会数据更加有用、好用。同时,积极开展“数据反哺”,通过把基层确认和更正后的数据反馈业务部门,起到“数据保鲜”的作用,并且在业务部门使用反馈数据的过程中,实现从“数据互通”到“业务互动”的良性循环。

    B提升宁波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深化市县两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社会治理中心是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市级社会治理中心要进一步明确社会治理事件处置权责,制定相应政策、规定、制度,明确相关工作标准,规范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信息分析研判、数据协同应用、工作考核督查和系统安全运维等治理能力建设,协调处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重大、紧急、突发(案)事件。县级社会治理中心要进一步完善体系架构,深化全息感知、指挥处置、管理分析、基础支撑等基础应用,迭代现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基本功能。

    深化基层治理网格能力建设。强化“1+3+N”网格力量建设,按照“网格长负总责、专职要加强、兼职要规范、指导要到位”原则,打造“基础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智能感知”的网格团队,建强基层治理最小作战单元。推进网格规范化建设,细化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网格治理实效。规范基层微网格建设工作,科学划分微网格,配齐配强微网格力量,提高快响灵敏度,发挥微网格在基层疫情防控等应急响应中的作用。

    强化基层智治大脑枢纽赋能作用。以基层智治大脑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是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依据大数据实时动态分析和预测,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精准化治理。依托宁波市基层智治大脑的智能要素超市和智能服务中心,向上对接省级节点映射的智能化能力,向下为基层提供通用智能化服务。加快推进物联感知网等全时空多维度感知采集网建设,通过物联感知自动沉淀和人工采集等方式采集数据,建立区(县、市)特色专题库。利用基层智治大脑提供的全量采集感知、数据计算分析能力,强化对共同富裕、疫情防控、社工减负、除险保安、文明城市创建等基层治理核心应用场景的赋能。

    加强治理模式试点示范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强化试点探路、基层首创,选取基础较好的区(县、市)作为全域改革试点。按照条抓块统要求,着眼理顺治理体制机制,确定一批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的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开展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试点。完善社区领导体制和组织设置、组团包联、力量下沉等工作机制,打造党建统领治理新模式。要加强对基层创新实践的总结提炼,建立起“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机制,推动改革试点“最佳实践”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形成更多具有宁波辨识度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加强基层治理标准规范建设。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应用管理规范建设。加强基层治理事项管理,完善数字化改革应用与基层治理应用的对接事项下放管理细则,完善市级试点应用迭代升级规范和宁波市基层治理综合应用迭代升级规范。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持续完善基层治理应用的数据、接口、界面集成的标准规范建设,进一步规范贯通工作中的各种台账表格和资料模板。强化基层治理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大数据采集、使用、存储、审查、开放和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明确数据使用的权限和范围、数据采集的隐私权、数据保存的时长时效等标准。

    提升治理参与主体数字化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治理主体和社会受众的数字化、信息化能力,着力解决“数字鸿沟”和“数字茧房”问题,让基层社会治理所有参与方能拥有发布、获取及运用数据信息的专业化能力。通过数字化治理理念、数字化治理平台运维、数字分析素养等全方位培训,加强政府、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人员专业化能力,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高效推进。增强公众数字化能力,加强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的宣传和推广,拓宽全民数字化治理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全民信息素养水平,深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作者单位: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