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圆 方丹丹 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2021年3月,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未来社区创建的通知》,标志着未来社区全面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已累计开展六批共783个未来社区项目创建,惠及居民704万人。 一、省内未来社区建设典型经验 近年来,各地纷纷先行探索未来社区建设,积极推动智慧服务平台、多元化多跨应用场景落地落实。 1、搭建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 杭州萧山七彩未来社区是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之一,创新搭建“沥家园”数字化治理平台,贯通“镇、村(社区)、户”三级体系,实现了社区基本情况及管理信息“一键通”、社区与居民管理沟通“一键达”、社区帮扶公益任务“一键抢”,成功探索社区整体智治路径。杭州余杭葛巷未来社区为满足不同使用对象需求,建设“一舱三端赋能”(治理端、运营端、服务端),打造集九大场景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该平台嵌入多款高频应用,居民既可获取生活缴费等市场化生活服务,还可直接访问健康余杭等政府类高频应用,实现“浙系列”与“邻系列”有机融合。湖州长兴齐北未来社区基于长兴县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由智能设备层、数字基建层、Al能力层、数据引擎层和数字孪生层等五层架构组成的齐北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与浙江未来社区服务应用商城互联互通,提高社区智慧化水平。 2、推进多跨应用场景落地落实 七彩未来社区以“数字+文化”“政企合作+全民参与”为引领,实践新时代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健康场景,依托健康大脑,归集多部门数据,形成居民个体和区域群体健康画像,实行全员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自主输入的方式采集数据分析、预警,对两慢人群患者实行动态监测,协助家庭医生及时开展健康干预。打造服务治理场景,以积分串联社区公益服务、健康管理、垃圾分类、意见反馈等多个场景,居民通过在线上参与活动、遵守社区管理获得积分,在线下形成礼品兑换、评先评优、政策礼遇等激励闭环。构建“文化运营+文化客厅+文化养老+运动休闲”社区邻里体系,精准分析了居民学习行为和偏好画像,提供学龄前手工课、学龄期非遗课、中青年技能课、老年兴趣课等全龄段课程,居民可以在手机端查询、约课。 葛巷未来社区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键小事,积极创建全龄友好社区。推进医疗智慧化,打通省市区三级医疗健康数据及智慧健康站检测数据,实现居民健康“一键查询”。打通80岁以上老年人居家手环监测数与数字家医,卫健、民政等多跨协同,实现数字医养“一体服务”。推进教育数字化,打通“教育大脑+智慧学校”多跨场景,通过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上线“舒心育儿系统”和“入学早知道系统”,一键匹配招生条件,实现政策透明。打造“无人服务”示范区,大力推广无人车、24小时智能图书馆、24小时药房、无人机配送等无人服务模式,解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构建线上“葛粉”文化家园,基于“家头条”“邻里帮”应用框架,上架“葛粉”积分培育体系,实现邻里间交往、交融、交心。 齐北未来社区是浙江省第三批旧改类未来社区,以健康场景为突破口推动多跨应用场景落地。推进“健康+养老”,打通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协同和服务多跨,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运动提醒、定期复诊、配药送药等个性化服务,已覆盖齐北社区两慢病患近千人。推进“健康+文体”,基于健康大脑实现健康干预,通过齐北未来社区APP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画像、开具“健康运动处方”,居民可根据运动处方选择社区内文体场馆进行锻炼和活动,运动后可获取相应健康积分,以提高居民运动积极性。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对接湖州市妇幼信息平台、学校体检数据等途径打通儿童健康数据,为辖区内托育、幼儿园、学校的儿童提供定期生长发育监测服务,对肥胖、消瘦、近视等进行早期校内干预。 二、宁波未来社区建设现状 宁波在未来社区建设上持续发力,健全顶层设计,开展先行先试,奋力绘就未来社区宁波范式。 1、完善未来社区顶层设计 2021年10月,我市出台印发《宁波市全面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把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延伸至每个乡镇(街道),着力在工作谋划、推进机制、运营管理、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宁波全力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全域划定未来社区建设单元,做好项目储备和梯次培育,形成“一区一规划、一项目一方案”。 2、开展未来社区先行先试 建立市区街道三级项目联动推进机制,加速未来社区建设落地见效。据统计,我市已累计申报6批次,共有132个社区(新建类37个,旧改类95个)被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占全省总量16.9%,其中19个社区获省级命名,位列全省第二。 3、创建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 围绕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我市采取了问卷调查、社区普查、访谈调查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了解居民对未来社区的主要需求和普遍要求,明确了智慧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2022年7月,我市启动建设首个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平台以“一库、三端、八中心”为总体框架,在区级进行集中开发部署、运行,各层级用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下一步将推动社会事业服务应用和社区场景服务应用上线,全面支撑未来社区建设落地生效。 三、加快推进宁波未来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宁波作为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和未来社区建设优秀单位、住建部和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在坚持未来社区现代化属性、民生属性、家园属性、普惠属性的基础上,要畅通社区数据资源,统建应用支撑平台,构建高频多跨应用场景,以排头兵的姿态,高质量推进我市未来社区品牌打造。 1、搭建主题数据库,夯实未来社区数据底座 基于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宁波城市大脑),归集共享省、市、县三级的流动人口、户籍、车辆、住房等数据资源,建立健全“人、车、物、事件”等未来社区相关主题数据库,统筹推进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共享等全过程管理,为未来社区全领域、全主体、全周期的数字化改革和社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提供重要支撑。 2、统建应用支撑平台,推进未来社区高质量发展 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宁波城市大脑)以及宁波基层智治平台,按照“上下贯通、综合集成、全域推进”原则,基于鄞州区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未来社区数字化平台,为各个应用开展提供算力算法、云资源、应用组件等基础支撑,实现及时感知、实时应对、智能服务和智慧治理。 3、构建九大多跨场景,创新引领未来社区建设 基于BIM、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邻里互助、跨龄学堂、远程医疗、创新创业、数字孪生、无人驾驶、智能物流、低碳可视、全面服务、多元共治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实现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低碳、未来服务、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全覆盖。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居民获得感、体验感和幸福感,更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打造省内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宁波样板,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作者单位: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