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唐入宋 知山乐水

——读岑其写杜甫诗意图


《江湖满地一渔翁》 岑其 作

《云月递微明》 岑其 作

《人烟时有无》 岑其 作

    

    

    

    

    

    

    胡迪军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他虽然出身名门,生逢盛唐,却遭遇了安史之乱,生平颠沛流离,诗风沉郁顿挫,其诗更多在写心,而非写景,如果要以山水画来绘制他的诗意图,其难度可想而知,故而古代画家所作的杜甫诗意图寥寥可数。

    近代以山水画描绘杜甫诗意的名作,首推陆俨少先生的《杜甫诗意图册》一百开。陆俨少先生经历了中日之战,八年抗战期间避乱于重庆,“入蜀前行李中只带一本《钱注杜诗》,闲时吟咏,眺望巴山蜀水,眼前景物,一经杜公点出,更觉亲切。城春国破,避地怀乡,剑外之好音不至,而东归无日,心抱烦忧,和当年杜公旅蜀情怀无二,因之对于杜诗,耽习尤至。入蜀以后,独吟无侣,每有所作,亦与杜诗为近”。陆先生思接千载,以其精妙的笔墨,描绘出杜甫经历过的巴山蜀水,这部山水画巨作一经问世,即成为经典名作。

    岑其兄精于翰墨,雅好诗赋,足迹遍于天下,且与陆俨少先生有过一面之缘。疫情隔离期间,萌生了画《杜甫诗意图册》的雅兴,遂笔耕不辍,画成两百余幅,今精选其中176幅,有了这本《如以同归——岑其写杜甫诗意图》,就数量而言,远超陆俨少先生的图册。

    壬寅岁末,书成,岑其兄返回慈溪,与我相晤于陈之佛艺术馆,谈及此册,我颇感兴趣,一部完全是山水的册页,作者必须掌握多种笔墨,具备各种技法,必须幅幅有变化,笔墨、章法、风格、设色应各不相同,才能引人入胜,这是极为不易的。而能在陆俨少先生已经画过百幅之后,要在选题、技法上绕开陆先生的作品,则其难度更大。

    不久后,我拜阅了岑其兄的书稿,我不禁惊叹于岑其兄敏捷的才思和勤奋的作风,这些作品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豁然开朗,或曲径通幽,构图设色各不相同,而无不切合诗境,翻阅之下,令人欲罢不能。

    岑其兄多年来浸淫于传统绘画,故其作品也出唐入宋,有着浓郁的古典情节。作品或色彩华美,唐风盎然,或淡墨轻染,意境悠远。没有时下之作狂躁与粗糙的弊病,却有着古代士大夫的雅逸之风。

    在此册中,岑其兄对杜诗作出了全新的诠释,不再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那种慷慨激越,而更近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题材更多表现的是山河壮阔,春和景明,这也完美地绕开了陆俨少先生的壁垒。

    这不难理解,画中山水即画家胸中丘壑。岑其兄生长于江南,锦衣玉食,生活富足,要与杜甫的食不果腹、颠沛流离共情极难,而能与杜甫相通的,是岑其兄也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足迹也曾踏遍巴山蜀水、黄河故道、秦岭太行、荆楚潇湘,所以摄天光之云影,汲五岳之灵气,纳百川之神韵,采江河之浩渺,这是岑其兄所擅长的。

    在这册中所呈现的,是他对形式感的深入探索,对情感意趣的巧妙表达,对笔墨色彩的精准把握,册中洋溢出清和静穆、笔墨简淡的气息,其线质细劲挺健,设色轻雅明丽,平中见奇,淡中求韵,物我相忘,怡悦自然,颇有绚烂之极,复归平淡之意。整册保持着清新俊朗、内美蕴藉的艺术风格,表达出岑其兄对自然的亲近,与精神上对归隐林泉的追求。

    在艺术理念中,“变”是常数。中国人历来认为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不变的,而人的主观认识与表达,则永远在不断演进与深化之中,山水画也始终在变化中发展前行,其无穷的生命力也正是蕴蓄在不断的变通之中。岑其兄此册是在杜甫沉郁的诗意上所作的变通,在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册》上所作的变通。

    我与岑其兄同里,相识多年,岑兄常年在外,每次见面,都会以新作相赠,或诗集,或画册,每次捧读,都能见到他的诗风之变,画风之变,令我钦佩于岑其兄的勤奋与广博。岑其兄的种种成就,堪为我辈之楷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