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兰之真 传兰之神

——读陈佩秋画兰


陈佩秋(1923-2020),女,字健碧,当代海派著名书画家,与谢稚柳先生在画坛有“当代赵(孟頫)管(道升)”之称。曾被慈溪伏龙寺弘一书画院聘为第一任院长。

陈佩秋的兰花图
(方向前 供图)

    

    

    

    

    

    

    方向前

    

    “缤纷翠带凌寒,艳艳浓心渥丹,露噀风飘香远,何如深谷幽兰。”这是谢稚柳《题健碧画兰》诗,诗中对夫人陈碧秋所绘兰花给予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和赞赏。作为当代全能型书画大家,陈碧秋先生于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皆擅。她一生钟情于兰,画兰无数,所绘兰花气韵超逸,格调高雅。

    兰为“花中真君子”,受世人喜欢,也得文人偏爱,花香不在多,兰花的香与众不同,它是一种出自深谷的幽香,有“王者香”之誉。自古文人墨客为之痴迷,孔子咏兰,屈原佩兰,勾践种兰,羲之则以兰之韵姿悟得书法真谛。历代以画兰名世的画家也不少,五代黄居寀,南宋赵孟坚,元代郑思肖、王冕,明代徐渭、仇英、文徵明、周之冕,清代八大山人、石涛、恽寿平、郑板桥、李方膺、吴昌硕,近代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等,诸家画兰独领风骚。

    “秋兰室”是陈佩秋的画室名,画家名“佩秋”,此二词与兰花均有密切关系。屈原《离骚》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健碧”二字得自宋杨万里《芗林五十咏·兰畹》诗:“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可见,兰花在陈佩秋先生心中的地位。她笔下的兰花是其他题材无可替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花犹如画家的化身,人格的象征。为画好兰花,画家自己动手种了各种兰花,还常去植物园写生,仔细观察、研究兰花的不同品种、形态、结构等,通过写生并概括提炼,其笔下的兰花姿态各异,气韵飘逸,为此,她又撰写了如何画兰的专著《怎样画兰花》。

    既能得兰之真实,又能传兰之神韵,陈佩秋画兰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画法中西结合,既传统又现代,并有鲜明的“时尚”特点,其绘画格调直逼两宋,为当代画兰佼佼者。

    陈佩秋画兰有工笔与工写结合两种,以工写结合为最多见。其工笔兰花借鉴了宋人画法,笔法细腻,气息高古,格调雅逸;另一类为工写结合,陈佩秋写意兰花属小写意,兰叶以写意为主,兰花则偏工整细腻,画法上趋于严谨,色彩细致丰富。与大家熟知的清代板桥画兰相比,板桥兰花画法属大写意,用笔大胆,笔墨酣畅,笔下流露出“碑意”,有厚重、古拙之气。陈氏笔下的兰花,则有一种女性的细腻,画中有一种灵动飘逸的

    晋帖韵味。

    陈佩秋是当代大画家,其漂亮细腻的画风博得很多人赏识,平日求画者众,在其绘画艺术中,彩墨山水画与花鸟画最为出彩,笔墨工细,色墨淋漓,耗时较多。在日常应酬中,画家大多作兰花以赠,虽寥寥几笔,但意蕴深刻,画雅品高。如作于2008年秋的《花香不在多》,是画家赠友人之写意兰花。此作笔墨简洁疏朗,气息淡雅幽香,笔墨以少胜多。兰叶用写意手法快速撇出,显得轻灵飘逸,变化多姿,兰花以淡绿色写之,间以浓绿点瓣,花蕊施以淡红色,几种颜色之间融合自然,兰花生动形象,惹人喜爱。构图上,作品由两组兰花组合,一组由作品下方往上延伸,另一组于作品左边向右伸展,两组兰花互为穿插,形成对比和照应。陈佩秋的兰花作品构图变化丰富,几乎没有面目完全相同的兰花作品,画家画兰可谓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讲道:“专家竹兰,当以书法用笔,然不可拘守中锋直画,即为正宗。”兰叶画法好比写书法,尤其写意兰花中的每一笔一撇应有轻重提按之变化,中侧锋互用,浓淡相间,兰叶写法更如草书线条,变化莫测,气韵连贯,笔笔送到。陈佩秋画兰依仗其扎实的书法功底,尤其是她颇具个性和成就的行草书,使笔下兰叶飞动轻灵,挥洒自如,栩栩乎跃之缣素之上。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之道相通,“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画家从书法中悟得画兰之道,并深谙二者相通处,实在是“不解书法,难言画兰”。

    “一世兰,半生竹”。在很多文人眼中,画兰似乎比画竹更难。陈佩秋画兰对于“花”的形态、色泽乃至神态下足了功夫。同时代写兰名家白蕉、唐云等喜作墨兰,以浓墨写叶,淡墨写花,虽无色而清香自溢。而陈氏画兰,兰叶用墨,兰花施彩,她对不同种类的兰花细致描绘,妙用颜色,精于写瓣,巧于点心。如写于2005年的《兰蝶图》,画家以淡彩绘紫兰,兰花茎枝与花蕊都用淡紫色,适当以浓紫色点瓣,兰之花蕊以淡黄色点染,兰花与兰叶交叉照应,迎风摇曳,两只彩蝶则增添了画面的生气。画家画兰喜用淡彩,间以浓彩加以点染,色彩变化恰到好处,兰花形态逼真,花茎、花瓣、花蕊色泽柔和鲜亮,自成一格。“兰之点心,如美人之有目也。湘浦秋波,能使全体生动,则传神以点心为阿堵。花之精微,全在乎此,岂可轻忽哉。”陈佩秋先生的兰花既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夫,作品又透露出浓郁的现代时尚感,这是陈佩秋画兰的一大特点。

    陈佩秋所绘兰花,给读者最大的感受是雅逸、秀媚,这与画家的审美与取法有关。她认为,两宋、唐代的书画学了是最不会犯毛病的,明清绘画走了下坡路。在陈佩秋眼里,扬州八怪的画格调也不高。因此,她的绘画主要汲取了宋元的精华,精于宋代工笔兰花,善于勾染设色,也善于谋篇布局。陈佩秋的兰花有一股“秀媚气”,同为文人画,其兰花没有潘天寿兰花的强悍气,也没有朱屺瞻兰花的厚拙气,在我看来,陈佩秋的兰花有一种女性独有的“秀媚”,既秀且媚。曾经有人评价陈佩秋的兰花有“脂粉气”,对此,陈佩秋并不认可,她认为画画不受画家性别的影响,跟画家的修养、传统、胸襟关系最大。但在笔者看来,陈佩秋的兰花确实有一种女性气质,这也是陈佩秋兰花特有的“标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