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征程中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黄弋珂 张真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文化是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在新征程中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驱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新时代新征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征程中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第三,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科学的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充分地发挥其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的功能。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动人心的事例,引导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自信自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党对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的高度总结,也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涵,深入研究文化演进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与推广者。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要铭记革命先烈为实现伟大理想付出的艰苦努力,发扬革命文化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品格和作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引擎,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凝聚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

    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指引着党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力量。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走上台前,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同时,鼓励文艺创作者深入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中汲取文化创新创作的宝贵灵感。坚持文化发展体现人民心声。督促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反映人民心声的文化作品,承担好记录历史,书写时代的重要责任。坚持文化发展惠及人民群众。深入推进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如云计算、5G等先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抓手。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体系,使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先,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掌握科技和文化发展主动权的基础和保证。要主动拓宽人才选拔方式,优化人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带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动漫、网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先进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转化与应用。最后,建设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搭建文化与科技相关企业协同发展平台,利用现代通信与传播技术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扩大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将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相连接,以科技领域的创新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