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书 宁海是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波现存300多处戏台,宁海占120多处,其中10处古戏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据考查,鼎盛时,宁海古戏台有600余处,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宁波的古戏台历史悠久,秦汉时期便有了雏形。百戏杂耍风行,城乡戏台也随之出现。唐宋时,宁波民众纷纷在聚居地兴建宗祠、庙宇,有祠有庙的地方往往有戏台。逢年过节民间祭祖祀神常常例行演戏数日,敬神祀祖娱人,戏台因此成了百姓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到戏场看戏也是昔日民间最美好的文化追求。如今,尽管新时代农村文化礼堂遍及“浙里”,但有些古戏台还在发挥着与生俱来的作用。 宁波古戏台种类丰富,建筑精美。有社庙古戏台,如城隍庙戏台、裴君庙戏台;家庙古戏台,如梅枝田田氏家庙戏台;宗祠古戏台,如龙宫陈氏宗祠戏台;行业会馆古戏台,如钱业会馆戏台;桥台街亭古戏台,如柘浦街心戏台等。 戏台是那个时代人们阅读天下、了解历史、感悟人生的阵地,所以戏台正上方往往高悬“古鉴今”“虚华实境”之类的匾额,因而被喻为“人生戏台”。戏台还是祭祖敬神、宗训宗教的场所,人们自小在这里接受宗规民约的教育,参拜祖上与圣贤。戏台甚至还是当地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宁波的许多农民起义、农会运动和革命斗争事件,就发生在戏台所在的庙、祠场所。小小戏台,历经沧桑,蕴含了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这是古戏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潜质所在,也是古戏台精美躯壳中的灵魂。挖掘古戏台的文化底蕴,讲好戏台故事,弘扬传统美德,不仅是历代的主题,也是当代的命题。 宁海民间文艺家杨小娣多年来钟情地域文化,以文化自觉积极投身于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中,先后创编了《宁海徐霞客古道传说》《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梅枝田村卷)和《风雅跃龙》等10余部作品,获得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和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团队入围。近年来,她还积极推动宁波新故事创作,《宁海古戏台故事》是杨小娣和年轻文艺家蒋海微合作编著的一部新的民间文学作品。本书瞄准宁海颇具地域特色的古戏台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发生在古戏台上或与其相关的民间故事,串珠成链,赋予古戏台鲜活的文化血脉。如西店皇封庙古戏台讲述的是北宋大将杨彬“攻城不伤民”的功德;越溪长前殿古戏台与明代戚继光抗倭有关,戚家军九战九捷,威震东南;长街西山殿古戏台背后是明末清初张苍水屯兵抗清的故事;马岙古戏台背后是俞抒素“白头翁”反清起义的故事;还有褒扬行善施义优良品行的,如龙宫古戏台与陈氏家族“义字当头,仁行天下”的故事,西店邬氏宗祠古戏台与邬成童一门三代行义德的故事等。宁海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古戏台传颂着方孝孺、卢原质、洪式琮、吕元璋、杨镇龙等人的正气事迹,也传递着童保暄、张明养、田芜等革命志士的动人传奇……从书中,看到了宁海人坚硬雄壮的气质、睿智进取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格。同时,从古戏台巧夺天工的精美工艺上,不得不惊叹宁海能工巧匠们的匠心之美。因此,从地域文化视角来观察,本书不失为一部宁海人文“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宁波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底蕴丰厚,《宁海古戏台故事》体现了宁波民间文艺家讲好中国故事、活化传承古戏台文化的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