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任新鹏 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进程不仅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色,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两个鲜明特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显著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之一。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现代化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硕果理应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凭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两个鲜明特征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国情,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够充分认识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相对物质文明来说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硬实力,也需要文化自信这一软实力。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响蓝天保卫战。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表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体现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更显示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绝不侵犯别国利益。在实现国内现代化的同时,中国还致力于促进全人类实现共同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现代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以往一些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靠的是殖民掠夺这条血腥罪恶的道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也曾被掠夺过,深知其中的屈辱与痛苦,所以中国发展现代化的逻辑从来不是殖民掠夺,而是始终心怀天下,追求天下为公,寻求维护世界和平与谋求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也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模式”。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秉持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打造出完整的工业体系;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秉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可以充分借鉴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其鲜明特征与显著优势也势必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拓展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发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让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者单位: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基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