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草苺”。(孙吉晶 摄) |
本报讯(记者孙吉晶)进入4月下旬,普通栽培的草莓采摘基本结束。而在镇海区庄市街道时新生态农场现代化草莓种植大棚里,“空中草莓”还是一片葱郁的景象。“我们这里的草莓可以采摘到6月份,比普通栽培的草莓多了近两个月。”农场负责人庄黎波说。 长在半空中,无土栽培,采摘不用弯腰……走进时新生态农场草莓种植大棚,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空中草莓”被高高架在栽培设施上,果实饱满,鲜艳诱人。 2019年以来,在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支持下,该农场陆续投入1600多万元,发展这一新型栽培,草莓种植充满了现代科技元素。 记者看到,草莓被种植在可升降的栽培槽内,通过电机智能遥控可以自由升降,并且可以停留在任意高度。相比传统地栽,“空中草莓”不仅拓展了种植空间,而且草莓生长周期延长,产量自然就提高了,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亩收入超过15万元。 镇海区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高级农艺师孙其林说:“无土栽培的草莓‘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不仅如此,整个种植过程中,大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感知传感器、无线控制设备等,将大棚环境与通风、光照、水肥等设备串联起来,结合种植作物的生长习性,精确调控草莓所需的水、肥、光、温、湿等要素,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而且防止土传病虫害,不需要使用杀虫药剂,保证了食用安全。 草莓大棚的地上铺着一层膜,十分干净。“很多过来采摘草莓的游客带了雨鞋,进入大棚发现这里穿着皮鞋也能采摘!”庄黎波笑着说。 “空中草莓”自去年底第一次采摘上市以来,目前“梦晶”和“越心”等四个品种草莓长势仍十分旺盛,“空中草莓”开启了“甜蜜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