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斤黄豆与母猪私养

资料图。

    王厚明 

    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的陈云纪念馆,进入大门后,一面墙上的15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说的是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也是陈云同志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法宝。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他指出:“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对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在1962年党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称赞陈云懂经济,“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由于缺少肉类和蛋品,当时推行“低标准,瓜菜代”,城市居民普遍营养不良,许多人患浮肿病,很多国家工作人员吃不饱饭,上班连上下楼梯也很吃力。陈云多次召集有关营养专家座谈,寻求解决办法。同时,他还找一些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据当时在陈云身边的工作人员杨乃智回忆,他曾向陈云反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机关干部和部队的主食是小米干饭,主菜是盐水煮黄豆,一日三餐,天天如此,虽然食物单调,生活艰苦,但从没有发生过浮肿现象。陈云随即请专家对黄豆进行深入研究:得知100克黄豆中含有蛋白质36.3克、脂肪18.4克、碳水化合物25.3克、热量1725千卡,钙、磷、铁等元素比较丰富。经过调查研究,陈云认为,黄豆是当时解决浮肿的最佳营养品,而且我国东北又盛产黄豆,可以调拨给全国各省市。后来,国务院根据陈云的意见,决定给全国干部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斤黄豆的供应量,以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没过多长时间,干部职工中的浮肿病就大大减少了。

    在陈云看来,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他说:“如果六千多万人身体搞得不好,我们不切实想办法解决,群众是会有意见的。人民群众就看共产党对他们到底关心不关心,有没有办法解决生活的问题。这是政治问题。”他还指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这也是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

    为掌握真情实况,陈云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到家乡青浦县小蒸公社搞调查,吃住都在农民家里。对当地15个养猪场,陈云现场察看了10个,还详细了解了农民私养生猪的情况,并召开了几次座谈会。他在调查研究、听取汇报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也如他所说,“调查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找有各种不同看法的人交换意见,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鼓励大家说真话、道实情的基础上,陈云通过比较发现,公社化前农民私养的猪喂得好,有的甚至喂泥鳅,猪圈也干净,平均一头母猪一年生十四五头苗猪,苗猪死亡率只有6%。而公社化后,公养母猪喂食如同“大锅饭”,不分大小壮瘦,猪圈也很脏,母猪流产多,1500头母猪只生了6704头苗猪,1960年,一头母猪全年平均只生四头苗猪,且死亡了5993头,死亡率达到89%;同时,还有710胎流产,损失4196头胎猪。经过充分交换意见、数据分析比较、全面反复思考,陈云以青浦农村调查为题,给中央提交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等专题调研报告。之后,相关报告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对落实调整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农业困难,产生了积极影响。

    陈云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交换、比较、反复”,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为全党作出了榜样。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宝,也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