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庆生 人类的读书法殊途同归,大多须经历三个阶段:苦读背诵、用心揣摩、自得于心。王阳明勤奋读书的目的最终也是自得于心,发明良知。 博览群书 即使到了今天的网络时代,即使火遍全网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甚至可代替人完成撰写文案、翻译等任务,一个博览群书的大脑仍然是我们人类拥有智慧、情感的基础。古之圣贤,多是博览群书之士,作为明代大儒的王阳明也不例外。清初大儒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十这样评价阳明心学:“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出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黄宗羲认为,王阳明在悟道之前,即“得其门”之前有三变,读书学习内容要随着自身思想认知发展而转变。 王阳明先是滥觞于词章,饱读诗词歌赋,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时,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朱熹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即所谓“考亭”之学(朱熹自1192年至1200年定居于福建省建阳县考亭村,并建考亭书院讲学,由此称之)。 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感慨“辞章艺能,不足以通志道”,重新循着朱熹的路数做穷理工夫,仍无所得。他发现顺着朱熹的路走,事物之理与人的本心,终分为二,如果理在外而不在人心,纵然把草木之理格得清清楚楚,与我何干?他心中疑虑苦闷,渐渐留心仙道,探究佛学。佛教讲求众生平等,倡导无分别,对待一切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所谓“同体”。王阳明因惦念父亲与祖母迟疑不能决,觉得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就坏了人伦大体,这也是佛老和儒家的区别。佛教独尊“同体”,而儒家兼顾“同体”与“薄厚”,“薄厚”就是有等差的爱,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 王阳明创建心学前有“五溺”,在“辞章、神仙、佛氏”之外,还有实践性更强的“任侠、骑射”。十五岁时,王阳明单骑独闯长城居庸关外,拥“经略四方之志”,天天练习骑射,研究《六韬》《三略》等兵书秘学,想的不是读书应试,而是保家卫国、杀敌立功。 由此可见,王阳明读书不拘于一孔,讲求博采众长,心有所惑即不断开启新的读书领域。 验书证书 王阳明读书非常注重以实践印证。《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认为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朱熹阐释为世界万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理,那么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就能获得道理。于是王阳明和友人一起“格竹致知”,结果人病倒了却什么也没格出来,表明按照朱熹的格物之说,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难以达到“致知”的效果。虽然“格物”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王阳明也从中领悟到,理论正确与否不在于是不是某某名家所言,而在于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三十七岁时,王阳明因宦官刘瑾之祸,远谪贵州龙场,辗转万里,几遭不测,才终于到了蛊毒瘴疠、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此时,王阳明自觉得失荣辱都能超脱。在龙场苍凉之地,日夜端居静坐,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被私欲遮蔽了,只有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才能达到这一至高境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皆系于一念之觉醒,离开心体,便无圣贤学问了。如《论语》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诚、中和、慎独”、《大学》的“明明德”、《诗经》的“温柔敦厚”等。陆象山所谓“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说,六经千言万语,不过为我的本心的多方印证而已。 “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是说像朱熹那样求理于事物,即求理于心外,并不正确,主次颠倒。王阳明领悟到《大学》“格物致知”之旨就是回到内心,向内正心而求理,“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王阳明第一次认识到“心”与“理”的融合统一,提出求理于内、求理于心的“心即理”学说。可见,王阳明读书注重自己的感悟与经典之间、经典与经典之间的相互印证。 归诸读心 读书的最终目标不是成为一个行走的“两脚书橱”,而是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有所体悟、有所发见,乃至自成体系,自创一说。 王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犹如经历了一场大病,不得不注意养生,于是有了“默坐澄心”,就是通过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王阳明在四十九岁时,遭奸佞忌恨而生死一发,益信良知之学可以忘患难出生死,在五十岁时,正式立“致良知”三字口诀为讲学宗旨。 宋代陆九渊首提“心即理”命题,直承孟子而言本心,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心中,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心即是理。 王阳明以“良知”概括孟子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良知学即为心学。良知心体自然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世间万物,总而言之,不过是正其非成其是,去其恶成其善。而良知心体正是“定是非,知善恶”的标准,也是成就事物的原理。王阳明有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所以“心与理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之意蕴。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