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琦琼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广大村社干部队伍是基层建设的“一线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中之重。开放教育是开放大学实行的现代远程教育,近些年,开放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办学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打造能够引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着力推进“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社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学历水平,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开放融合,构建多元联动的办学模式 遵循精准培养的思路,聚焦村社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主职后备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四支队伍”,整合多方资源,夯实服务乡村振兴基础保障,构建一体化管理机制,形成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多元联动的办学模式。 统筹规划,实现纵向衔接。一是市级相关行政部门到区(县市)、乡镇相关行政部门的有机联动。自上而下推动各层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调动力量,投入资金,有效落实村社干部学历提升,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招生、教学过程的管理、考核等环节积极参与,落实督导评估。二是开放大学省级分部到县级学院的系统联动,有效整合开放教育系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促进集约共享和高效运行,发挥出系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基层开放大学成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网络,将多层级的办学组织体系下沉至乡村的内部。 多方共建,加强横向沟通。加强开放大学与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协同,将学历教育与各地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对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高校、各职能部门、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各个层面的协同机制,推进政产学研联合办学,确保乡村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施策,创新乡村人才的培养模式 针对村社干部整体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薄弱、工学矛盾突出、习惯传统面授教学、远程自主学习能力有限等问题,重构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农”的特色,设计“共性+个性”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意愿和主观能动性,推动村社干部队伍建设适应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 对接地方发展需要,重构课程内容。以需定教,优化专业教学实施计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实际,开设“适需性”特色课程,比如,围绕“政治引领”“共富带动”“变革塑造”三大主题提供“个性”课程,打造共富课程。同时,依托区域产业优势资源,遴选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特色性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村社干部、农业能手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地方特色课程,就地取材开展操作式、体验式、开放式、情景式、旁听式等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激发村社干部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因人施教,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开放教育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叠加协同效应,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请回来+送下去”多维度教学形式,构建智慧学习新形态。线上,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开发移动学习终端,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通过学习网、在线学堂等形式实现异地远程教学,搭建空中课堂、QQ、微信等网络学习互动平台,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为村社干部学习交流、资源获取等各种服务提供有效沟通和全方位的支持。线下,强化点单式选修与主题学习模块。从村社干部的学习基础、知识需求和行为特点出发,精选实用性教学内容,靶向教学,注重课程内容知识性与实用性的衔接。“请回来”,将有些教学点的学员请回到省级分部进行专题培训;“送下去”,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有需要的教学点巡回讲课,如开展专题讲座或生产现场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交流研讨等,把课堂教学设在乡村田间,彰显“在家门口上大学”的特色优势。 以生为本,提供开放乐学的支持服务 根据村社干部群体的特点,建立跨层级的助学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奋力构建宜学易学、愿学乐学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服务育人,精心打造助学团队。从上到下、自下而上地建立一支职责分工明确、信息传递快捷的跨层级的助学支持服务团队:由省级分部和县级学院的课程辅导教师组成的导学队伍;实行乡镇组织委员、校内教务员和班主任互相配合统一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另外配置技术人员专职负责线上教学技术支持。通过系统协同运作,将学习支持服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聚焦创新,开展特色学生活动。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切入“学习+”理念,遵循远程教育的特点,切实做好“两个结合”,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现场实践教学和相关主题教育相结合。如海曙“共富头雁创新班”的现场实践教学结合廉政教育模块,以警示教育、专题讲座、问卷调查、主题班会、现场学习为载体,融职业素养于专业学习,以丰富的教育场景和形式助力育人效果提升。【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开放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开放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成果及经验研究”(Z21A272-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开放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