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徐能 摄) |
青少年心理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未来,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据2022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 近期,市政协围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暨委员月谈会,市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把脉会诊”,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开方下药”。 记者 何峰 家庭要建好孩子成长的“温暖港湾”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我们也想以全方位、多角度、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好。”当下,发出这样感慨的家长并不在少数。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知,很多家长一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希望我们的家庭教育多一点静待花开的耐心,多一些让孩子一回头就能看到的温暖港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张玉菲委员认为,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道防线,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补齐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短板”,全社会协同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新生态,才能更好地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张玉菲委员建议,家长要把握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青春期情绪特点,关注孩子睡眠状态,及时感知孩子心理变化,及早发现心理发出的预警信号,“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家长要学会自我解压和情绪调节,了解和信任孩子,增加有效陪伴,增进交流,提升亲子沟通技巧,减少和学会应对亲子冲突,避免因重智、溺爱、强权、缺位等原因对孩子健康人格造成不良影响。” “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主场,一个充满关爱和包容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环境。”即席发言的袁涌泉委员现身说法,从一个父亲的视角“剖析”如何培养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他还建议,家长要和学校、老师多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童红霞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他们的家长存在较强的“病耻感”,不愿意带孩子就医,不愿意向学校和老师通报情况,学校难以全面掌握情况,导致学校对于这些学生的干预和管理都存在较大困难。童红霞委员呼吁家长正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学校密切沟通,形成心理健康修复合力。 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 学校始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前线”。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市教育系统成立了宁波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开通了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热线,并在师资配备、课程开发、活动开展、干预转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看到成绩的同时,委员也发现了短板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仍显不足,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的能力偏弱。总体看,‘前线’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童红霞委员认为,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从学校层面看,还有很多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 “我市高中段学校已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义务段学校的配备率90%,但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且专职从事心理工作的比例不高,兼职心理教师大多‘半路出家’,专业能力不足,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专业的识别和干预能力。”童红霞委员进一步分析。 如何进一步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童红霞委员建议,学校要定期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以德育部门主导、班主任为主体、专职心理教师为专业指导、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优化课程实施,开足开好学校心理课,加强家长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园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强化心理驿站、沙盘游戏室、情绪发泄室等硬件设施保障,方便学生及时获得心理救助,排解心理问题及疑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专业力量尤为重要。在如何充分发挥专职心理教师作用上,童红霞委员有着深入的思考,她建议在日常工作、个人成长方面给予专职心理教师有力支持,“根据教育部、省、市的规定标准,配齐配足中小学校的心理专职教师;提高持证率与提升心理辅导能力并重,在鼓励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基础上,分类分期加强以班主任为重点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培训。” “‘五育’并举,努力让每个学生都‘闪光’。”王建华委员建议学校高质量推进“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王建华委员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机制。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科学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不简单以分取人;要突出学生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健全一生一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取得的成长和进步成为肯定自我的激励点、遭遇挫折的缓冲点、突破自我的加力点、健全人格的支撑点,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营养剂。 王建华委员对如何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一做了详尽的分析。在谈到大力发展美育和劳动教育时,他说,感知美、欣赏美、爱劳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和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要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下功夫,让学生在乐声中、在画画中、在劳作中陶冶情操、体验美感,美育能有效舒缓学生的焦虑情绪;要在课程开发和师资保障上下功夫,像重视文化课一样重视音乐、美术和劳动实践课,配齐配足专职教师,开齐开足课时;要在活跃校园文化上下功夫,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劳动节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积极的校园文化驱赶学生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娓娓道来的阐释,让与会人员陷入深思。 提升医疗机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市卫健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联动,开通学生诊疗绿色通道,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及危机干预,开设教师进修培训等工作,着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月谈会上,委员们再次盘点我市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家底: 截至2022年年底,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的比例为84%,但较少开设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难以满足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加快各级医疗机构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培养,鼓励心理医生进驻中小学校,开展现场心理咨询、教职工培训指导等,成为委员们的一致建议。 “我市医疗机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足、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强、心理健康服务协同不力。”禹海航委员将调研中获知的情况和大家分享。 对于大家关注的如何系统化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禹海航委员认为,首先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他建议,加快推动宁波市心理健康中心迁址建设,在中心城区选址建成集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普体验于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同时,全市精神专科医院开设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门诊、开展住院诊疗服务,鼓励规模较大的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等开设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 “其次,要发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大下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业务工作指导、培训、考核和督导力度,做好心理咨询师专项培训和机构准入工作,办好家长心理健康学堂。”禹海航委员说。 禹海航委员还建议,要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尤其是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依托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中心,多部门联合搭建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和预测模型,深入开展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研究。” 童红霞委员认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将力量延伸至学校。童红霞委员建议,“强化医校协作,可聘请精神专业医务人员定期进学校指导,转诊前置,参与高危学生、确诊学生的治疗。” 形成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合力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从工作的协同看,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工作力量相对分散;信息渠道不畅通,心理健康的监测与预警手段落后;支持体系不完善,系统性、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 郑坤法委员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统筹,整体推动。强化市级层面的工作统筹,成立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系统性开展教育辅导、监测预警、救援助困、干预调适、治疗跟踪,对重点群体、特殊家庭和重要时段落实专项举措。 “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注重实效。”郑坤法委员建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定期会商、分析研判、投入保障、应急处置、评估督导等联防联处机制,相关教育主体、干预主体和参与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实用管用的办法共同预防、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 郑坤法委员还建议,建设市级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心理健康监测分析模型,实施青少年健康成长数字画像与动态检测,建立起完整的数字化心理档案,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和变化,更为及时、精准地进行监测与预警。 禹海航委员认为,通过社会协同,做大精神卫生专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甬e心坊”及宁波市未成年人心理热线的作用,推动跨部门信息互通,协同联动,依托平台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形成集科普宣教、心理评估、绿色通道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网络服务平台。同时,将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的心理援助热线整合成统一的心理热线,标准化规范热线服务流程,让心理热线“热”起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营造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力量不可缺位,全社会要齐心协力营造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委员们在发言讨论中认为,要完善社会化支撑,把服务供给扩大起来,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服务,将德、智、体、美、劳贯彻全过程、各环节,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的阳光少年。 “要进一步丰富校外阵地。”郑坤法委员建议,结合“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全社会要创设更多适合青少年娱乐、运动、交往的场所,引导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艺术馆、走进大自然,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数字化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往往受到互联网影响。”梅旭东委员认为,要以各级相关部门、融媒体中心为单元,积极引导广大自媒体从业者及全社会爱心人士,针对青少年的特征和兴趣,采取他们喜爱的方式方法,牢牢占领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阵地,引导他们走进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融入社会大家庭,切实实现“良币驱劣币”。 张玉菲委员说,要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在开学、期中、期末、传染病高发期、春季等心理疾病易发时段,强化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发布“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传播家庭心理教育方法。开发青少年心理视角下的亲子研学产品,推广亲子研学旅行线路和营地,助益家长和孩子享受陪伴乐趣,增进亲子感情。此外,开出家庭心理教育书单,提供电子阅览网址,图书馆和书店设立家庭心理教育专柜、专栏和亲子阅读专区、专座。 与会人员既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更是孩子的父母,大家感同身受,纷纷“现身说法”,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出谋划策,急切之情溢于言表。“青少年心理健康责任重大、事关长远,需要各级部门勇挑重担、上下齐心,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泛助力。市政协将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助力建设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希望工程’,为广大青少年谋划灿烂美好的未来。”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