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民政在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温暖与关爱惠及更多的孩子

共筑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岑孟棒在“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暨“争做中国好网民”宁波校园论坛活动上。
周非儿在母婴设施公益诉讼听证会现场介绍案件情况。
“护童前行·共迎亚运”儿童游园会上,陈科科跟孩子们共同完成亚运地图。
周娜群参加孤困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为孤困儿童送去礼物和关怀。
我市未成年人保护logo。

    保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未来,呵护希望。

    近年来,我市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加快推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态势,通过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入户探访、心理疏导、精准帮扶、个案跟踪等关爱活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六一”前夕,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关爱服务能力和水平,展示未保工作者形象,我市开展了“十佳未保人”“十佳未保案例”选树活动。记者走近几位“未保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与儿童间的故事。

    记者 伍慧 通讯员 甬珉宣

    本版照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岑孟棒

    为孩子们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小朋友们,图片上的这个物件是啥?”岑孟棒在授课PPT里展示了一张“BP机”的图片,试图让学生们了解通信设备的发展历程。

    “微波炉!”“烤箱!”“煤气灶!”……幽默的授课风格,热烈的现场互动,课堂上,岑孟棒时常会听到学生们类似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

    作为宁波市第一批“绿色网络文明讲师团”成员,近年来,岑孟棒带领讲师团其他讲师,走进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曙光中学、李惠利小学等600余所中小学,给孩子们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学授课。

    “未成年人的判断力相对低下,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诱导和带偏。”在深入调研未成年人思想、学习、生活现状后,岑孟棒结合工作经验、现实案例、游戏元素和网络基因等,制作了《共同的偶像》《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争做网络好少年》等优秀课件,弘扬爱国主义和正能量,批驳网络谣言和历史虚无主义,号召学生文明上网,预防网络沉迷、远离网络暴力。

    “《共同的偶像》这个课件,是从受孩子们追捧的明星为话题展开,引导学生去了解他们父母这一代人的偶像,例如,雷锋、黄继光等。”岑孟棒说,近几年网络生态较为复杂,未成年人过度沉迷追星的现象时有存在,需要去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有的时候,一些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坚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那他们也是大家心中“共同的偶像”。

    “进一次校园,授一次课,就是又为孩子们筑牢了一次‘安全网’。”在岑孟棒看来,给孩子们上网络安全公开课,做正确的引导,十分必要,且很有意义,他会一直做下去。

    周非儿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万事万物,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它总会有那么点瑕疵。但是残缺的部分也正是阳光照射进来的地方,为我们带来阳光和希望。”采访中,周非儿这样说。作为象山县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的主任,周非儿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已有2年多。

    在开展法治校园讲座的过程中,周非儿创新推出了菜单式授课,即根据不同年龄层面的孩子,准备对应的授课内容和普法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的普法重点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孩子,我们会通过动画短片的放映来科普,帮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4至5年级的孩子,我们会强调校园暴力、性教育这块知识;而针对初中年龄段学生,我们会用具体的案例来进行普法,防止他们陷入网络陷阱。”

    案件办理过程中,她发现多名涉罪未成年人在义务教育阶段擅自辍学,于是分别从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归集有关数据,通过数据碰撞获取在册不在校学生名单共计19名,据此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教育部门引起重视。后来,该经验做法被全市专项推广,有效提升全市控辍保学工作质效。

    “家长如果在服刑,孩子的监管会明显缺失。这类孩子需要重点去关注、关怀。”根据过往案件中服刑人员无法正常履行监护职责,其未成年子女更易遭受侵害甚至进行违法犯罪的现状,周非儿创新探索形成关于建立服刑人员子女监护补位机制,联合民政、妇联等单位,以经济救助、心理治疗、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进行监护补位,截至目前,共成功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25名。

    “孩子们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通过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类问题。那在今后开展工作的时候,去警惕、去防范,这也就是从源头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周非儿说。

    陈科科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用心、用情、用爱

    “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对于未成年人的呵护,要用心、用情、用爱。”提到自己长期所从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陈科科说。

    “一直以来,部门救助资源碎片化,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群众救助信息不互通等问题,导致部分困境儿童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作为镇海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的工作人员,2022年,陈科科参与组织开展了全市首个困境儿童“点单式”服务,即通过整合14个未保成员单位和2家社会组织的救助资源,制作成“困境儿童救助政策菜单”,为困境儿童提供及时援助。

    “孩子有暑期托管班的需求吗?”“小朋友最近的情绪状态怎么样?脾气有没有好一点?”“需要心理老师介入帮忙吗?”……这份清单为困境儿童提供内容覆盖生活、教育、医疗、法律、心理五大领域的28项救助政策和服务。

    “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帮助全区46名困境儿童解决了就近入学、父母监护不力、暑期托管班等难题。”陈科科告诉记者,辖区内的儿童主任会定期上门,探访困境儿童家庭,发放清单并宣传讲解这项服务。

    陈科科还提到曾经发生的一起儿童玩打火机引发火灾的事件,原因是其父母沉迷赌博,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无人监管。得知情况后,陈科科第一时间牵头联系相关部门召开全区首个困境儿童个案协调会,对孩子的父母开展批评教育和戒赌心理辅导,并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

    周娜群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悉心呵护

    周娜群初见丫丫的时候,她正在家中照看父亲。

    “儿童主任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开始她挺内向的,不怎么笑,话也很少。”“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出走,父亲患有肾病,视力模糊而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需要有人每周三次陪着去医院做透析。迫不得已,丫丫承担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学业上有所耽搁。”

    发现丫丫这个情况后,周娜群第一时间联系慈溪当地的志愿者团队,为丫丫父亲的就医难问题提供援助。渐渐地,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且能照顾自己。

    “但和同龄人相比,还少了点活泼。”周娜群开始对接社会组织,联系心理辅导志愿者等,带着丫丫去科技馆参观、去图书馆当志愿者、去接触更多的同龄人……

    “再后来,我们发现这孩子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我是真的非常开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周娜群最近接到学校老师的反馈,说丫丫的成绩很不错,还获了奖。

    电话那头,周娜群的声音透着喜悦。

    作为慈溪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周娜群多年来一直为孩子们奔走在一线。她通过对接相关部门、统筹社会资源,开展临时监护等方式,妥善处置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案例10件,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的未成年人得到悉心照顾。

    她采用线上线下交叉培训方式,邀请专家老师对全市的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开展培训。她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从儿童心理、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等各方面入手,对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工作开展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技巧辅导,促使儿童保护工作更专业、完善。

    她说: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悉心呵护,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幸福成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