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钱湖畔王安石公园里的浮雕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
楼滨正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27岁的王安石在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主动放弃“馆职京城”的机会,就任鄞县知县。这是他主政一方,实现济世安民人生志向的重要一步。“知鄞三年,影响千年”,王安石成为北宋宰辅重臣后,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变法,源头就发端于鄞县任上的体察民情和从政实践。 (一) 满怀济民之志的王安石,深谙体察民情之道。上任伊始,他不是满足于坐在官衙里听听幕僚、下属的汇报,也没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急于去建立所谓的权威,而是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了治下的这一方热土和民众。上任第七天,就迈开了“基层调研”的步伐。 其所著的《鄞县经游记》,正文不足三百字,让我们大体可以了解王安石这个新任官员巡视、考察、调研的行程:时间——自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十四日)到二十五日,历时十二天之多;路径——包括今天的邱隘、五乡、大碶、柴桥、东吴、东钱湖、横溪、鄞江、横街、高桥等“凡东西十有四乡”;食宿(后勤保障)——主要在慈福院、阿育王寺、旌教院、景德寺、保福寺庄、普宁院等寺院。从行程看来,王安石体察民情,可谓是顶风冒雨,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二) 回顾王安石的体察民情之道,是想通过珍贵的史料,用心体悟一个有格局、有抱负、有作为的官员,对待体察民情的态度、方法和作风。以现代视角观之,王安石上任伊始的这十二天调研,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择其要者,至少有三: 微服私访,轻车简从。封建时代,包括北宋时期,官员出行是有相应规制和待遇的。王安石的出行显得十分“低调”,没有“鸣锣开道、肃静回避”的排场。每到一地,轻车(舟)简从,逢庙借宿,绝不扰民。行程之中,或步行,或乘船,吃住基本是在沿途的寺庙。那个年代,无现代交通、通信之便利,下面不可能做多少准备。故下榻之所,不过是简单的一床一被;所用之餐,无非是寺院的一粥一饭。 下沉一线,直面民众。王安石这一路走来,侧重点是考察水利和民生。无论是“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还是“升鸡山,观碶工凿石”,抑或是“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观新渠及洪水湾”,都是直抵一线、直奔现场,直面民众、体察民情。在实地踏勘和与底层百姓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据此思考、谋划施政的重点和方略。 专心致志,不辞辛劳。两宋时期,知县是地方上县一级的“最高长官”,肩负着一县军政、民政、行政、财政和司法等繁杂的职责。尤其是上任之初,各种事务肯定是千头万绪。能够一次花十多天的时间,走出去、“沉”下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鄞县经游记》中,王安石多次用“质明”“夜中”等来记录行程。也就是说,他体察民情,常常是东方发白、天刚微亮的时候就出发了,到了夜晚才找到落脚的寺院。 王安石“知鄞三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经历,当然不止庆历七年这一次,而是贯穿了他在此从政、生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宝庆四明志》《四明谈助》《鄞县通志》等地方文献多有记载。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能有这样的民生情怀和从政之德,令人感佩。 (三) “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庆历八年(1048年),王安石曾登上雄奇巍峨的鼓楼(今海曙鼓楼),灵思飞扬,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刻漏铭》。他借计时的刻漏自勉,督促自己恪守职责,处理政事“勿棘勿迟”,时时不能懈怠。 王安石以体察民情为开端,在“经游鄞县”、深入了解掌握民情之后,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大刀阔斧地推出了修水利、放青苗、严保伍、兴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得到了黎民百姓的支持和拥戴。 比如,扶贫济困。王安石在任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县库存粮,救济灾民。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凡鄞县各地,年成好时贫苦农民可勉强糊口,一旦遇到灾害,只能借高利贷度日。如何让农民走出困境,始终是勤政爱民的王安石思考的第一大问题。在“救急”“救济”的基础上,他力排众议,推行实施“贷谷于民”,就是青黄不接时,贫苦农民可向政府借贷粮食,到收获之时以低息偿还,这就是“青苗法”最初的试验。这既能让农民度过粮荒,又避免了地主的重利盘剥,官府的存粮也能“以旧换新”、减少损耗。 比如,兴修水利。“水利乃农业之命脉”,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遍访民情后,他上书两浙转运使,陈述水利之要,制订治水规划,并动员十余万民工开始整修东钱湖,使“七乡三邑(鄞州、镇海、奉化)受沾濡”,“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东乡之田连获丰收,民间口碑载道。除此之外,他在鄞县任上,还组织人力整治和疏浚“盖湖之大五十里”的广德湖,使西乡之田也有了水利灌溉之便。 比如,革新政务。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善于从全国大局来思考一域的治理。为保境安民,他积极推行“严保伍”,动员各家各户相互联保,闲时练武,加强地方治安,这就是以后“保甲法”的萌芽。后来的“免役法”“市易法”都是发轫于他的鄞县经验。多年之后王安石任宰相,以“知鄞”经验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新法推行于全国,史称“王安石变法”。 比如,兴办县学。王安石到任之时,鄞县尚无县学,而邻县慈溪早立县学。他在《慈溪县学记》中说,“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他坚信教育如果盛行,风俗就能形成。在他的倡导和亲历亲为下,鄞县创建了县学。为解决“师资”难题,他不仅抽出时间亲自到书院讲学,还遍访山野硕老,终于找到了杜醇、楼郁、王致、王说、杨适等五位饱学之士,史称“庆历五先生”。王安石尊师重教的远见卓识,影响了宁波一千年。此前,鄞县进士数量不到20人,而在王安石办学后人数大增,尤其是南宋。据《鄞县进士录》记载:宋代鄞县共有进士730人,其中北宋有129人,南宋则有601人。在学术上,从南宋的杨简到明清的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延至清代的万斯同、全祖望,三江流域犹如文化摇篮,哺育了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产生了一批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者。 (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安石注重体恤、体察民情的施政品德,敢于冲破藩篱、革故鼎新的施政勇气,既是古代为仕者的楷模,也值得今天的从政者借鉴。由他主导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更是深刻影响了北宋的历史进程,连列宁都称其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天,我们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当敢于挣脱事务的羁绊,果断地迈开脚步,深入到群众中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体察民生之艰,多思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行安民之举,并时刻以民心为尺,自觉校正自己的从政行为。只有如此,才能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才能书写更多彪炳史册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