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标 读陈也喆的新著《戏中有戏:甬剧艺人逸事》,不能不想起年轻时看甬剧的各种往事,不能不想起我与甬剧团的种种交往。那时候,我在宁海工作,宁波甬剧团每有新戏开演,我们都会赶去观摩。《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雷雨》,还有《亮眼哥》《夺印》《山乡风云》等,我能开出一大批剧目单。 甬剧团的戏好看,首先是这些剧目好。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角色个性鲜明,语言妙趣横生。那时候,一台戏至少要演两个半小时,我坐在剧场里,一点不嫌长,不觉累。大幕闭上了,仿佛还意犹未尽,不愿散去。 其次,他们的演员好,一代又一代,甬剧团总有一批光彩照人的名角,展现了剧团强大的艺术阵容。我最熟悉的当然是杨柳汀、曹定英、石松雪、杨佳玲、王利棠这一批,后来又有王锦文、沃幸康。我也看过金玉兰、徐秋霞、徐雯霞的戏,但不多。他们的表演生动真切,朴素自然,接地气,松得很,都是生活化了的。金玉兰演的一个角色,右手捏一个油瓶,换了左手,右手就往头发上顺手一抹,台下一阵笑声,那个角色形象就活脱脱出来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也为甬剧团写过几个戏,与天方合作的《浪子奇缘》,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那时候还是非常稀有的,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还有《东瀛孤女》和《好母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戏,其中让我感受很深的是,甬剧团的演员,真的很会演戏,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因此,观众喜欢,编剧和导演也高兴。在陈也喆的书中看到那些剧照和戏单,让我倍感亲切,怀旧心情油然而生。 读《戏中有戏:甬剧艺人逸事》,让我看到甬剧艺坛上一片云蒸霞蔚的艺术现象。而这些现象,不光反映在舞台上,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就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特色。作者写的是甬剧,写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老艺人,更多的是台下的逸事、幕后的插曲。他们演戏、做人,献身于事业,令人尊敬。这本书不是甬剧史,却是甬剧史最好的补充和辅助。一辈子写了很多甬剧的知名剧作家胡小孩,他的独特名字带来多少有趣的笑话?杨柳汀扮演郭建光那优美挺拔的形象之前,为甬剧曾受过多少次伤?王锦文为苦练《典妻》的行路台步,承受了大脚趾趾甲脱落的几多痛苦?一个普通的甬剧爱好者叫樊阿达,他对甬剧一片痴情,搜集的节目单竟有近百份,又为谁知?当然,还有很多故事,不能一一枚举,正是这些闪光的细节描述,犹如珍珠一般装饰在甬剧的艺术大厦里,让甬剧具有了另一种血肉丰盈的光彩。 作者告诉我,她的这种写法,源自一次与王锦文的对话。有一天午休,陈也喆正在看徐城北的《京剧下午茶》。喜欢阅读的王锦文说,让我也看看吧。一看,她喜欢上了,对陈也喆说,我们能不能写一本《甬剧下午茶》呢?一下子就把陈也喆的灵感点亮了。 下午茶是一种休闲的餐饮方式,散漫而随意,有别于正餐,这给陈也喆以全新的启示。甬剧是否也需要有一种不同于《甬剧发展史述》《甬剧老艺人口述史》之类的“下午茶”呢?下午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否更有趣味更让人轻松愉快呢?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陈也喆开始了漫长的采访。 她重新采访了30多位甬剧老艺人,健康的,扶病的,宁波的,上海的,不求人事详尽、面面俱到,只要是甬剧长河里泛起的一片闪光的浪花,便用心记下。她真切地体会到“生命中真正挚爱过的东西,会长在身体里,伴随我们的一生。”她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心闲气定时,书写这部著作。 王锦文在序言里说:“这不是一部史书,没有读史的沉重感,但分明可以从中窥见历史的沧桑感;这也不是一部小说,而是真实的甬剧逸闻趣事。”这是对陈也喆《戏中有戏:甬剧艺人逸事》的最好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陈也喆既是一位戏剧研究工作者,又是一位青年作家,她的散文化的语言具有一种优势。全书行文娓娓道来,文风清新,文字简约,文笔优美,艰苦而神往的事业与诗情画意的表述有机交融,辛酸、浪漫、凄楚,百味杂陈,才有了让人阅读的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