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迎春在分享村庄治理的故事。 (孙吉晶 蒋攀 摄) |
本报讯(记者孙吉晶 通讯员蒋攀 吴帅)“我是宁海西店镇岭口村党总支书记舒迎春……”昨天下午,站上东华大学的讲台,舒迎春一时难抑激动。平复心情后,他向在座的老师和学生讲述“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村庄发生的变化、下一步规划……干货满满。 昨天,舒迎春等5位宁海村书记走进高校,带去极富“泥土气”的生动宣讲,这是“宁海村书记全国高校巡回讲演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首场。 浙江是“千万工程”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20年来已让万千乡村蝶变。“‘千万工程’的落脚点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一批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可以说是‘千万工程’的亲历者、实践者、受益者,让他们担当宣讲员,分享经验,生动可感!”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推出宣讲活动的初衷。据介绍,宁海村书记们将带着“实战经验”,分批走上高校讲台。 大佳何镇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万永已是第二次登上大学的讲台。3年前,他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和大学生分享了艺术振兴乡村的葛家故事。有了上次的经历,昨天他站在讲台上,更加从容自信。“从一个冷落的小山村摇身变成年游客量达数万人的‘网红村’,我们村的‘变形记’里少不了大学生的助攻,他们有活力、有想法。”葛万永说。 “千万工程”再深化,人才是关键。近几年,宁海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开展“高校毕业设计进乡村”活动,让一大批高校师生变身“乡村设计师”。为培养更多未来的“乡村设计师”,宁海通过村书记进高校宣讲活动,接通与高校“人才池”的通道。 昨天,在宣讲开始前,葛万永、舒迎春、薛瑞岳等5位村书记接过聘书,被东华大学聘请为实践指导教师。“田埂变课堂,村民变老师,推进构建有意蕴、有意境、有意思、有意义的‘四有’思政课,也让高校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蓄水池。”东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