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班路上

    蔡体霓

    近日在家翻出一本“宁波自行车行驶证”。蓝色的塑料壳子,里面的内容由车辆管理人员用黑色钢笔填写,填发日期是1987年5月14日。

    从买自行车的日期看,是我从豫西刚调到镇海工作半年。有了自行车,我每周都可以回潘火桥家里,单程将近30公里。顺风的话,从虹桥出发,过孔浦半个多小时。春二三月里,路旁菜花开了,香气扑鼻。远望江南,青山连绵起伏。返程时,如遇逆风,骑车用力小腿犹如绑了铅块。过了宁波大学那一段,见村口小店有卖青团的,即买两只来吃,歇歇力,再向前踏一会儿,就见到厂里高耸的大烟囱了。一位家住虹桥的朋友跟我说:“顺风踏味道,顶风踏劲道。”那时我30多岁,觉得蛮有趣的。

    不久,我就乘厂车上下班了。每天下班从镇海乘厂车到宁波市区,再骑自行车回潘火桥。最初厂车停在宁波拖拉机厂那里,我将新购的自行车停在解放桥北堍的弄堂里,弄堂口有我一个堂房阿婶管理着酒厂批发部。她说,新的脚踏车尽管来停好了。那里的路名也好听,叫槐树路。附近的桥头旁,有家门面较宽的家具店,我去那里买过两个木头方凳。一位年长的店员,说上海话,帮着我挑凳子,十分热情。这些事再平常不过了,我写的时候,却觉得岁月被“发酵”成种种风景。

    一个月后,我就将自行车停在拖拉机厂那里了。下班车到站头,我爱从江北公园旁经扬善路拐上人民路,不远处见兰江剧院。有时朝轮船码头方向行,穿过车站路,见船已开走,码头外顿觉空旷。车站路口子上,有家带有“马”字的食品店。有一年的初春,下班天色已暗,食品店还开着,我进去买了一只菠萝形状的奶油蛋糕,一路小心带回家。妻讲,这么晚,怎买蛋糕?我说,今天是你生日呀。

    夏初的傍晚,迎着姚江的风,骑车踏上新江桥,下桥慢慢地停下来,走进副食一店朝南的门,那里有售调味品和半成品的菜肴,看着就想买上一些。过桥顺势而下之时,我总要望望右边的江左街。它有弯势,街上有货摊,通向和义路。新江桥堍头的边上有石级上下,可去江左街。江左街上有家“江左饭店”,40年前我在河南厂子的阅览室里看各类报纸,报上经常提到宁波“江左饭店”。回到家乡工作后,我去江左饭店吃饭,食客不少是从乡间来甬城的。

    后来,厂车停靠站改为和义路战船街口。我们同乘一车的职工,有30余辆自行车停在上街沿,连成一排。单位请了一位家住战船街的居民管理自行车,还用一根长长的钢丝绳将自行车串在一起。有时回家早一些,就去管理人员家,她马上陪我去将铁锁打开。自从在和义路下厂车后,我骑车喜欢从开明街那里走。秋雨之夜,经“三百”,进内购浴巾,浴巾上印有连叶的葡萄图案,雪青色,很文气。百货店是当时的地标建筑,有了这种老店,说明城市的底气厚。

    七八月间,下班骑车慢悠悠的,黄昏时分,从开明街穿过中山东路,又过梅龙镇、民光电影院、“缸鸭狗”,在近药行街口的烟纸店旁停下车来。在店门口买一把折扇,扇面为飞雪中的梅花。再骑车折转朝东,药行街上行人较少了,记得儿时见过那街上有好几处经营旧木器的店家,里面置放着凉床,精巧华贵,至今尚有印象。路过展览馆、图书馆,门前都很静了。这时候,见沿街有些居民摆着小台子开始喝酒吃饭了。出了药行街口,车子踏上老江桥,看到桥头右旁一家制售钓鱼钩的小铺子还没打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