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间的灶桌

    俞亚素

    母亲家用燃气多年,但是,土灶还在,土灶旁的灶桌也还在。它们彼此倒是不离不弃。

    灶桌不是饭桌,灶桌是放在灶旁边的桌子。在农村,至少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一张灶桌。每户人家的灶桌样子差不多,长方形,桌面与灶面齐平。颜色也差不多,像棕色,又像灰色,也不知是烟火熏的,还是岁月染的。

    饭桌用来吃饭,灶桌又是用来干啥呢?

    平常,灶桌上放着几个叠在一起的脸盆。最上面的脸盆里通常放着蔬菜,有时是几片白菜叶子,有时是几个洋芋艿,有时是几根葱而已,多半是上一餐煮剩的。

    烧菜时,灶桌才是热闹的。母亲先在灶桌上切菜,她切菜的时候,我们喜欢站在灶桌旁围着看。母亲并不是一个好的厨师,她切菜时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绝活。然而,我们姐妹仨,还有父亲,就喜欢围着灶桌看她切菜。母亲切完菜,就到灶前炒菜。父亲便在灶后烧火。我们姐妹仨,有的蹲在父亲旁边,看他烧火。有的依然站在母亲旁边,看她炒菜。有时,父亲问,年糕要煨吗?我们几乎异口同声:要!他便说,快,谁去捞三根年糕来。一个屁颠屁颠地去了。有时,母亲说,快,谁去外面拔几根葱来。另一个也蹦蹦跳跳地去了。母亲炒完一个菜,并不急着端到饭桌上,而是先放在灶桌上,接着炒下一道菜。一时间,灶间里弥漫着柴火味和菜香味,那是我这辈子闻过的最好闻的气味。

    后来,母亲用燃气炒菜,用的是一台老式的燃气灶。母亲依然在灶桌上切菜,我们也依然喜欢站在灶桌旁,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等母亲走到燃气灶旁炒菜,我们又跟过去,围着燃气灶继续聊。等她炒好一道菜,其中一个会接过来,顺手端到灶桌上。母亲又炒下一个菜。彼时,肚子咕咕叫了,嘴巴也馋得直咽口水。年糕是没地方煨了,于是悄悄地伸出拇指与食指,捏了一小撮灶桌上的菜送进嘴里。终究逃不过母亲的法眼,她半真半假地说,馋佬精,又偷下饭,快把菜端到饭桌上去。

    饭桌在另一间屋子。

    小时候的灶桌还可以“开小灶”。春节,家里来了一批客人,饭桌坐不下,小孩子便被打发到灶桌吃饭。饭桌上的菜摆得精致一些,灶桌上的菜摆得随意一些。所以,这个小灶是名副其实的小灶,而不是特别优待。好在孩子们不计较,有得吃就行,吃完了一起玩才是快活的事。

    我就常常被发配到灶桌吃饭。去外婆家,饭桌边坐了一圈大人,他们喝酒吃菜,我们几个表兄弟姐妹围着灶桌吃饭。也学大人的样,以白开水代酒,相互碰杯,然后一口闷。印象中,大表哥和大表姐最早退出我们的圈子,他们成年了,有资格跟着大人在饭桌上吃饭。

    待我们都成年了,外婆已老得没法做饭给我们吃了。但是,灶桌还在。再后来,外公外婆都不在了,他们的屋子被卖掉,灶桌也不知所终。

    成年后的表兄弟姐妹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离开了母体,纷纷散落在世间各处。为了生存,我们在岁月的河流上各自忙着捕捞。偶尔见面,相识归相识,到底也生出几分“尘满面,鬓如霜”的感慨。想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围着灶桌碰杯喝白开水的事。不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或许,有些记忆,独自品尝也不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