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明 徐锦庚,早年曾在宁波日报社工作,后担任光明日报社驻宁波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宁波记者站、驻西藏记者站、驻山东记者站站长,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的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个一工程”特别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被翻译成英、俄、德、意大利、西班牙、阿拉伯等9种文字。不久前,他应邀到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做“照耀新时代航程的永恒灯塔——关于《望道》的ABC”专题报告。我聆听报告后,获赠他的新著《行走的脊梁》。书中20篇短篇报告文学,可谓篇篇精彩。 精彩在哪里?首先是好看,每篇文章除了正文外,还附有“手记”,诠释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感悟、社会反响等,吸引读者手不释卷,看完这一篇,就想看下一篇。这些文章有别开生面的主题提挈、有耐嚼有味的内涵挖掘、有刨根问底的翔实史料、有真切感人的奇特故事。全书文笔鲜活、情节灵动,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既血肉丰满,又见筋见骨,让人从平凡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非凡风采。 “懒汉”也能治村?《“懒汉”治村》写精、写活、写绝了他的治村计法,这个“懒汉”还真是不简单;一个北方小村庄,竟然保存下了一本国宝级的《共产党宣言》初版本,历史真相的背后,是有那么一批共产党人,被信仰所感召,在风雨如晦的白色恐怖年代里,无缝接力式地以命相护;在尼山,一批现代儒学专家,面对来自乡野村舍的乡亲们,如何布道教化?文章说,道在于少讲天边,多讲身边;少讲本本,多讲故事;少讲大道理,多掏心窝子,从而唤醒人性中的良知。效果就是:撒泼骂街少了,弃爹虐娘少了,小偷小摸没了。作者把传道过程描述得饶有兴味,颇有示范意义;《邂逅》一文,从一句话引发,通过感同身受的渲染,使之有动作、出声音、显性格、见思想,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渊子崖,战争场面描绘得真实可感,看罢全文,如同看了一部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战争片;《老汤》一文,把主人公的馋、梗、爱、学、钻、诚、匠、痴,描绘得活灵活现,烟火味十足,从而独树一“蹄”;《驯虫记》是一篇古怪稀奇却又合乎情理、观察极细微、充满知识点的科普佳作,让人读后趣味顿生;《芝麻开门》让人看到一个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如何从零起步、从一窍不通到星火燎原,成为一通百通的淘宝村,作者以摇曳生姿的方言俗语,勾勒出新时代农民的创业群像;《风光正好三涧溪》生动刻画了一位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典型,除了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一心为公外,还得有能耐和智慧,高淑贞的形象立体而真实;《生死救援》写出了惊心动魄、危机四伏、生死瞬间和专业救援、化危为机、屡创奇迹的逆行者风采。 精彩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不断跋涉的脚力、富有洞见的眼力、在纷繁表象中拨云见日的脑力和融汇“信达雅”“一吟双泪流”的笔力,缺一“力”而不行。比如,作者通过对援藏夫妻独辟蹊径的贴身跟访、掏心窝子般的家常对话和“我看青山、青山见我”般的情感交融,挖掘出了别样的感动,感情的浓度和素材的厚度,使作者在吸着氧气和泪眼模糊中,奋笔疾书18个小时,形成万字长文,在《人民日报》破格整版刊登。为了书写“行走的脊梁”,作者来到泰山,同新老挑山工打成一片,体验挑起担子、蹒跚拾级、两腿筛糠、如灌重铅、胸似鹿撞、气如牛喘、牙呲眼突、腰塌力竭之艰辛,感到为他们立传是如此必要;《第一书记到俺村》虽然只写了一眼井、一座房、一段路、一排树,内容却是从612份材料中,一份一份筛选出来的。然后才是一对一的深入专访,于是有了四个直面矛盾冲突、情节曲折起伏并且语言沾满泥土、带着露水、冒着热气的传神故事;《龙山寻根》通过对纷繁史料的广泛搜集、梳理和甄别,以一地翔实之考据,雄证中华文明之源头,批驳西方流传之瞎话;从一个陈望道到一群“望道们”,作者几乎穷尽与《共产党宣言》相关的中外史料,写出了先驱们对真理赴汤蹈火般的追求,彰显了信仰的伟力。书中阐述的马克思深邃思想和恩格斯非凡人格,让人感慨不已;为了全景式展示台儿庄的涅槃,作者深入时代现场,复原历史真实,反复质疑考证,文章既有纵横时空的宏大叙事,也有可用放大镜观察的大量细节,成为古镇复活的一个现象级样板。《两岸情缘》浓缩了三代人血浓于水的人性本质、根对叶的天然引力和叶对根的深情眷恋。 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作品,写得比虚构作品还好看,情节推进跌宕起伏,前后逻辑入情入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群众语言活色生香,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自然而然地走心入心。对我来说,阅读的过程,既是欣赏和感动的过程,更是陶冶和感悟的过程。这样的文章,当能起到记录时代风云、笃行文以载道、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作用。这样的文章,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真实践行“四力”的示范教材;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主题教育的良好辅助教材;对所有人来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