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收、储存渔船废油废弃物的“浠嗨舱”。(余建文 摄) |
|
海洋废弃物再利用,做成各种时尚产品和日用品。 (余建文 摄) |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陈冬波 废旧鱼筐、破渔网、破浮球经过回收、再造,变成靓丽的挎包、储物箱和精巧的电动牙刷;渔民将收集来的海洋废弃物分类投放,换算成“碳积分”,用以兑换礼品…… 记者近日来到奉化莼湖街道的栖凤渔村,这里新近投用的我市首个“海洋云仓”和“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通过建立实体化收集网络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海洋污染物收集、运输、再生、高值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探索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位于海边的“浠嗨舱”由废弃集装箱搭建改造而成,造型新颖。一层设有海洋废弃物智能回收收纳舱,类似城市社区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柜,边上还单设了废油智能储存舱。负责“海洋云仓”和“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运营的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沈若彤介绍,公司安排了专用的回收船,通过回收小程序接收渔船主的数字订单,把从渔船和渔运船收集上来的废油、废弃渔具塑料等,统一储存在废油罐存储舱和“浠嗨舱”,然后通过产业链高值化技术加工和再生。 渔船废油和废弃渔具塑料污染问题,一直是海洋环保的主要难题。据介绍,一艘渔船平均每年产生1立方米废油和5吨废弃渔具塑料。坚锋公司负责人麻一明说,栖凤、桐照两个渔村有近1000艘大马力渔船,“我们把这些船的废油统一回收再利用,除了防止废油入海,渔民卖废油还能增加收益,实现多赢。” 在相距不远的村庄边,坚锋公司设立了一个海洋废弃物收集、处理、转运的智能资源回收站,堆放着大量回收来的破渔网、破浮球、破鱼筐及塑料饮料瓶等。该公司供应链经理王旭说,这些废塑料经过分选打包分级和清洗净化处理后送进工厂,再经高性能的功能改性,加工成产品粒子,最终做成各类文创、电子消费产品,由此形成海洋污染物收集、运输、再生、高值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还有助于形成无限循环产业生态。 “浠嗨舱”里陈列着20多种精美的文创产品,有背包、储物箱、文具盒等,这些都是由海洋废弃塑料加工而成的。 王旭说,渔民和周边村民收集的破渔网、饮料瓶等废弃物,投放到收纳柜或送到回收站后,能获得相应的“碳积分”。渔民手里的“碳积分”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到“浠嗨舱”的售货机上兑换心仪的文创产品及饮料、食品等,形成融商业与公益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生态,激励更多人参与海洋环保事业。 据悉,自5月份“浠嗨舱”投用以来,短短两个月,坚锋公司已收集各类海洋污染物200多吨。新型的“海洋伙伴”环保舱模式,为破解海洋污染物收集难、高值利用难、多元共治难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