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反映盛唐气象的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引起关注,片中戏份不多的少年杜甫更是圈粉无数。在片中,小杜甫小胖脸、小豁牙,是个小机灵。躲在岐王府中,听到高适在感叹自己表演的“高家枪法”得不到玉真公主的喜爱时,小杜甫突然大喝一声:“背后诋毁公主,好你个高适!”吓得比杜甫年长八岁的高适心头一惊。小杜甫见自己的恶作剧成功,捧着肚子嘎嘎大笑:“我逗你的!”少年杜甫这一萌趣桥段令很多观众既惊叹又好奇:杜甫小时候是这个样子吗?他不仅是个热衷搞怪的熊孩子,还是个和陌生人三两句话就成为至交的小“社牛”呢! 有必要说明的是,影片中“小杜甫出场”纯属编剧杜撰。据史载,杜甫初入长安是他三十五岁那年。杜甫小时候,基本上生活在河南洛阳的姑母家。 人们常说:读李白的诗,觉得他永远年轻,永远激情昂扬,才华横溢。而读杜甫的诗,则觉得他早已老迈,一直苦大仇深,一直忧国忧民。这其实是种误解。杜甫也是父母生养,也有嗷嗷待哺、蹒跚学步的幼儿期,也是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慢慢成长起来。只不过,很多人对小时候的“诗圣”不甚了解,这里,笔者不妨就来简单说一说。 杜甫生于河南巩义,家乡在洛阳。他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之“故乡”即指洛阳。杜甫喜欢自称“京兆杜陵人”,是有原因的。杜陵是他的家族发源地。在唐代,杜家乃名门望族,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说法。杜甫的第十五世祖叫杜畿,就是京兆杜陵人,在东汉建安时任过河东太守。杜家可说是世代为官。杜甫最引以为豪的先祖有两位。一位是他的第十三世祖杜预。杜预是西晋名将,官至镇南大将军,在灭吴战争中,战功赫赫,为西晋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在闲时,还写了部儒家经典的注释之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另一位是杜甫祖父杜审言,武后圣历年间的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年间任修文馆直学士,初唐时期的“文章四友”之一。杜甫老说“诗是吾家诗”,便是骄傲于祖父的诗才,觉得写诗在他们杜家有着优良传统。 很多关于杜甫儿时的确切记载,来自诗人自己的回忆。他晚年有首很著名的《壮游》诗,开首便是:“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崔是崔尚,魏是魏启心,两人都是当时洛阳有名的文坛前辈。他们对十四五岁时杜甫的才华,称赞有加,甚至说他好似古代文学大家班固、扬雄,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公元八世纪的大唐帝国已有公立学校系统,但只向特权阶层开放,而且这种学校收的是十四五岁以上的孩子。据笔者猜测,杜甫早年受的可能是私塾教育。他自己也在《秋兴八首》里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说明他不是一个人独自学习,有不少同学。杜甫在散文《进雕赋表》里又说“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看来真的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背后的勤奋不容忽视。可惜杜甫早期“千有余篇”的诗作大多亡佚了。 杜甫之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在天宝五年(746年)前后,调任奉天县令。杜甫儿时,社会经济发展,民生安定,所以杜家的生活条件比较优渥。这也使小杜甫有机会受到书法、音乐、绘画等高雅艺术的熏陶,目睹过当时一些顶级艺术家的风采。比如六岁那年,他就在郾城(今河南郾城)有幸观看了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五十年后,杜甫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生动细致地回忆了儿时所见到的公孙大娘之绝世舞姿——“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一个六岁孩子有如此记忆,还能将此记忆保留了半个世纪,可见杜甫天赋过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写:“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杜甫除了天资聪颖,还勤奋上进。但他不是那种成天躲在屋内笔耕不辍的读书郎。在《百忧集行》中,杜甫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里的“能千回”肯定含有夸张成分,但足以证明杜甫并非文弱书生,而是个健壮少年。 然而大唐由盛转衰,人间世路崎岖,我们这位世出名门,欢乐活泼的“小杜甫”彼时又怎么会知晓自己的未来,将流离颠沛,受尽苦难?唯有与最底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颗爱国惜民之心,至死不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