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国内国际/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保险创新提升百姓安全感幸福感

    凌 波 

    城房险、巨灾险、电梯安全综合险……自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目前唯一的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宁波保险在多领域创新,事故数连续18年下降,提升了城市“韧性”。

    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保险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功能,就风险管理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社会治理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治理方式也在转变。社会治理正由政府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依法治理的新常态。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过程中,保险应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工具,在农业、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社会管理和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更多地把保险嵌入社会治理,全力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事实上,保险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已日渐发挥作用,并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比如,过去应对自然灾害,主要是靠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财政资金,巨灾保险制度在多地落地生根后,不仅减轻了政府和财政的负担,而且加速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害给人民造成的损害。2014年,宁波首创既保人身、又保财产的巨灾保险制度,为全市城乡居民(含外来人口)提供台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风险保障,被誉为巨灾保险的“宁波样本”。数据显示,巨灾保险实施以来,累计向30余万户居民支付2.26亿元理赔款,数以万计的受灾群众得到救助,起到了惠及民生的良好效果,为老百姓建立起安全网。

    既是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又是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宁波作为保险改革创新“策源地”充分利用独特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普惠型保险产品。“保险+治理”,已经成为宁波社会治理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缓解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宁波创新推出“天一甬宁保”;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推出“灵活保”,提供职业伤害保险,政府补贴后保费低至0.3元/天;宁波还首创全国区域性城镇住房综合保险,利用保险机制分散化解老旧房屋倒房危险,通过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与房屋安全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模式,为全市城镇居民住宅安全织密防护网。

    没有安全感,难言获得感和幸福感,或者说,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因为安全感的不足而打折扣。因为,在人的需求层次中,对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是人们产生获得感、幸福感的一个心理前提和物质前提。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就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安全的内涵很丰富,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投资安全、财产安全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不可或缺。提高城市和基层治理能力,帮助人们对冲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必须把安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细抓实,及时识别和处置各种隐藏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增强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大有可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