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水 这几天重新翻阅《射雕英雄传》,觉得金庸先生写一代大侠郭靖的成长史实在妙。郭靖生性愚钝,学什么东西都比别人慢。好在他有朴实、刚韧的一面,不管是向“江南七怪”学艺,还是得到全真派马珏的内功心法指导,抑或后来在周伯通的玩笑下,竟把武林宝典《九阴真经》通背下来。他的学武秘诀只有两个字:扎实!加之为人侠义无双,以致智商胜他数倍的杨康、欧阳克等所谓青年才俊,最后的武学修为皆难望其项背。 记得书中洪七公禁不起黄蓉的美食诱惑,同意教郭靖“降龙十八掌”第一招“亢龙有悔”时,“北丐”口传心授,一掌推出,根茎粗壮的大树便于瞬间崩断。可傻小子郭靖掌风寥寥,但见近前一棵小松树摇曳两下,便完事儿了。气得七公大骂:你要干什么?你要摘松果、捉松鼠吗?这样叫松树摇两下算什么意思?笔者看到此处,不免失笑。郭靖这人,和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相去甚远。而这背后实实传达出金庸老先生对于为人为学的高深见解:勤能补拙,天赋总是在你的勤奋达到绝对程度时才被激发出来。 然而这毕竟是杜撰的小说。历史上有真正的武学大师吗?想必是有的。言及至此,不得不提始创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的武举制度。说来有意思,体现男性强劲体魄、勇武力量的这项考试,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提出。武则天的原意除了为国家选拔这方面人才外,也希望开通一条普通武人实现阶层跃升的通道。而从后来武状元出身的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延长大唐国祚来看,这制度还是好的。 武举制度设立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废除、停止、重设、改革的过程。譬如元代和明代前期没有武举。且该制度从设置到结束,前后存在1200年左右,而有史料可查的武状元名录只有区区280人。武状元受关注的程度,也远远低于文状元。个中主要原因是文人对武人的轻视。欧阳修就大喇喇地说过,武人毫无价值,记录下来不过是浪费笔墨。 那么,武举考的又是什么呢?唐朝一考射箭,分马射和步射两种。二考体力,有“翘关”和“负重”等内容。“负重”是让参考者背负重物步行,走得越多,成绩越好。而“翘关”,据笔者查考,“关”指古城门的门闩,很沉重,武人得单手握住门闩一端,然后平平举起。试想,这对臂力的要求有多高。三考身材和语言。身材最好高大威猛,语言大概口齿清晰就可过关。 前面说过,考武举的首要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优秀将领。可一个帅才哪里光有武艺就成,他还得通谋略,懂兵法,有大局观和忠诚度。唐代有郭子仪,可两宋,好像没有哪位名将是从武举科场中走出来的。仁宗时期,“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导致了“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考试与实战脱钩。于是为了现实需要,朝廷不断完善武举制度,譬如增加拉弓开弩的科目。同时还添置了文化内容的考核——要考生在了解兵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策问。要是你文化成绩出众,懂得排兵布阵,朝廷就会格外青睐,加以录用——宋朝到底是个典型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浙江出了不少武状元,这和南宋统治区域局限在南方也有很大关联。 明代,江浙人依然在朝廷的武举中成绩斐然。因东南沿海倭寇进犯。文人习武,不足为奇。到崇祯帝,他还一度希望革除重文轻武的弊端。可惜明朝晚期,内忧外患,积重难返,任何有益的改革都已来不及了。 清代算得上是最重视武举的封建朝代。但凡你被钦点为武状元,立时授予三品将领官衔。这对武人的诱惑力很大。还有,清朝统治者似乎不忍心看到大批考生在文化课上吃亏,起先是缩减了文考内容,后来索性废除策问,只要求默写《武经七书》(宋朝参加武举者必读的七本军事教科书)中百字左右的一段话语。就这样,清代出了百余个武状元,这次,直隶、山东等地占了50多个名额,北方城市的武状元比例可算上来了。但笔者怀疑这里面有让武人拱卫京畿的用意在,录取时政策倾斜了。饶是如此,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疯狂进攻还是完胜中国武人在弓矢刀石上的不懈努力。1902年,封疆大吏张之洞等上书请求废除在实战中于事无补的武举制度。 所以金庸也好,古龙也罢,他们笔下精妙绝伦的武功招数,可在文学中的江湖世界里行侠仗义,于保家卫国的现实需要中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可见武侠作家们更多宣扬的并非尚武精神,而是如郭靖领导的那场“襄阳保卫战”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