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 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树立和践行什么样的政绩观,不仅影响到个人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实践表明,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能把正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共产党人的政绩。这就要求,在谋划推进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制定政策措施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推动工作落实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必须正确把握实干实绩实效导向,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扎扎实实做好自己担负的每一项任务,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以真抓实干的行动,干出一番实打实的业绩。坚持功在当下、利在长远,认真思考“在任上能干什么、为将来能留下什么”,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做好“瞻前”与“顾后”的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传递好手中的接力棒。 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就要坚决摒弃为了个人功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防止因“政绩冲动”而虚报浮夸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的真评价,把为群众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树牢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政绩观才能不出偏差。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从党性高度认识政绩观问题,切实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驰而不息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着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努力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