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风电。(通讯员供图) |
记者 苟雯 通讯员 叶琪 从象山涂茨的码头出发,仅半小时,就能看到伫立在海上的发电机正迎着海风转动。 换个视角,从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望去,依然能够看到海上风电的身影。这是宁波新能源装机容量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宁波光伏装机容量达56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92万千瓦,相比2020年底装机容量,已实现翻倍,“风光倍增”小目标提前完成。 这场“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竞速,宁波为什么能成为“提前批”? “风光”,无处不在 亚运会即将来临,象山亚运场馆已实现全“绿电”供应。 去年,一笔“绿电”交易落槌,为象山亚运场馆全“绿电”供应拉开序幕。“宁波地区15个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亚运场馆提供清洁能源,其中包括工业厂房屋顶光伏、乡村居民屋顶光伏等。”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营销部葛凯梁说。 这一笔交易中的“绿电”将为象山两个亚运场馆及设施提供清洁电能近4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398.8吨标煤燃烧,减排二氧化碳280吨。 这一抹“绿”,也成为亚运赛场的独特风景。 回看过去,2021年9月,浙江启动“风光倍增”工程,提出要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底,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全容量投产。该项目装机容量25.42万千瓦,共安装41台6.2兆瓦海装风机。 去年底,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开建,规划装机容量50.4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16.4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0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8.5万吨。 历经海上风电从无到有,如今,东海的风吹来更多绿意。 “风”景有了,宁波也有越来越多好“光”景,走进居民的生产生活。 “在村委会大楼、公共停车场的屋顶上,我们铺设了分布式光伏板,提高全村绿色电力供应能力。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40千瓦,全年发电量可达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28.16吨。”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党委委员严科说。 同样位于泗门镇的聚贤小微园12幢厂房屋顶也装配了分布式光伏板,合计容量约1.3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140万千瓦时。 “光伏发电由厂区自用,每年为企业节省电费30余万元,减少碳排放约600吨。”国网余姚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数治”,平台并行 如果说海上风电与光伏是“硬件”,那么把能源大数据“管好”,则需要“软件”的助力。 “国网浙江智慧光伏(浙东)分中心目前已经接入千余座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平均提升5%至20%。”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1年平台刚成立时,接入的光伏电站仅为130座。 这个智慧光伏系统面向宁波、绍兴和舟山三地,不仅能实时检测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还能给出“分析报告”,让光伏发电创造更大的效益。 “从宁波市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0%和55%,增长明显。”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宁波市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建立伊始,1.3万多家企业就成为能源数据共享“伙伴”。平台的搭建打破了能源数据的“壁垒”,发挥能源大数据在行业宏观调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积极作用。 在多部门协力下,宁波市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正接入全市更多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数据,打造甬链企业雷达等12项数据服务产品。 “宁波南部新能源发展规模超预期。目前,我们已经建成满足‘十四五’期间象山百万千瓦新能源送出的骨干网架,提升电网弹性承载能力。”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预测,到2025年,宁波新能源装机将超过850万千瓦,到2030年有望超过1500万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