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9月1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渔前夕

渔嫂这一桌菜
装满了对丈夫的心里话

    见习记者 何晴 

    昨天一大早,家住象山县石浦镇的渔嫂丁玲燕就开始忙碌了。因为第二天是开渔的大日子,丈夫陈海兵即将开启“耕海”征程,她要做一桌特殊的菜“犒劳”丈夫。

    洗菜、切菜、调味……灶台旁,丁玲燕有条不紊地处理着食材:“休渔期朝夕相处了四个多月,明天又要分开了,心里觉得空落落的。”

    丁玲燕今年53岁,丈夫是“浙象渔30291”的船老大。谈起即将到来的“异地恋”,她难掩心中的失落。

    尽管万般不舍,丁玲燕还是早早为丈夫备齐了行李。如今,被子、衣物、洗漱用品、药品等物资都已运到船上。

    热气氤氲,食材的香味逐渐弥漫。临近中午,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满了餐桌。米馒头、葱油梭子蟹、清蒸玉秃鱼、清蒸罗氏虾、鱼滋面、鱼丸汤……这些看似平淡的渔家家常菜中,藏着丁玲燕的“小巧思”。

    “一桌菜里有鱼有虾,代表‘鱼虾满舱’;米馒头经过发酵,有‘发财’寓意;鱼丸圆滚滚的,象征‘团团圆圆’;鱼滋面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希望老公出海后能够一帆风顺,平安归来。”丁玲燕告诉记者,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菜肴,“装”满了她想对丈夫说的心里话。

    “哇,这么多菜,老婆辛苦了!”中午11点,在码头忙碌完的陈海兵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用心做的这桌菜,十分感动。

    陈海兵说,这些“家的味道”将成为他出海后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他也深深感慨渔嫂的不易:“开渔后,她们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渔嫂是我们渔民兄弟坚强的‘大后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