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恳 高品质的人文环境是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发展活力和魅力,也影响着它的发展走向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出:浙江的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取决于很多因素,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确切地说是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为此,坚持以人为本,营建安心、舒心、暖心的人文环境,充分彰显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对企业的关心与爱护,必然会不断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纷至沓来”,进而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宁波人文底蕴深厚,城市幸福指数有口皆碑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自古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商贸发达,“宁波帮”蜚声海内外,素有“无宁不成市”之称。步入新时代,宁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宁波城市精神,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高标准实施“精特亮”工程,高品质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全域改善人居环境。着眼居民期盼,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儿童友好城市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培育七张“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13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位居全国第二;聚焦企业诉求,打通政企沟通渠道,在全国率先建立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完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等载体,当好企业健康发展的“老娘舅”;迭代升级亲清政商关系“宁波模式”,率先探索“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改革实践,实现市县乡全覆盖,推动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根据《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宁波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五,连续四年稳居第一方阵。 软硬设施支撑不足,城市辨识度美誉度仍待提升 今年以来,宁波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人文环境作为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不断迭代优化。但对标“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的高定位高期望,在软硬件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短板。一是硬件设施配置“高低不平”。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数量不足、标准不高,缺乏具有强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场所,高等院校(16所)和三甲医院(8家)等“硬核”力量与同类城市杭州(40所/26家)、青岛(29所/21家)相比差距较大;“家门口”的养老、托幼等设施配备不完善,基层服务网建设滞后于居民对便利共享服务的需求。二是软件服务配套“冷热不均”。医疗服务有“高原”缺“高峰”,“一流”高校和“拳头”文旅产品等相对缺乏,市外就医就学和文旅消费等现象较为普遍;公共服务空间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基层服务人员存在明显短缺,涉企助企便企服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 打响城市人文品牌,为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内核” 城市的人文环境唯有根植于特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方能具有天然的辨识度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宁波应深入挖掘历史文脉,传承城市基因,全力塑造叫得响、过得硬、有魅力的城市人文品牌,为打造成为一流标准、一流示范、一流口碑的营商环境最优市注入强劲的“内核”。 一是唱响书香之城主旋律,推动“悦读”成为新时尚。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宁波又是“院士之乡”,两院院士超过120人,带有天然的“书香基因”。要加快推进天一阁博物馆改扩建,在优化布局做靓“壳”的同时,通过挖掘明文化IP、探索“数字藏品”等新模式新手段,做强做优内容,着力将天一阁月湖景区打造成为具有高辨识度和强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场所,成为新老宁波人的向往之地。同时,深入开展读书月、阅读节、分享日等配套活动,激活“学习密码”,涵养道德情操,让“悦读”成为宁波人的时尚标签,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营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人文氛围。 二是点燃匠心之城主引擎,推动“专研”成为新常态。宁波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是宁波的立身之本、“出圈”之路。要深入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新时代甬商精神,完善评优评先奖励管理办法,加大对优秀企业家、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褒奖力度,引导“专研”成为宁波“合伙人”“打工人”的新常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做强高等教育和新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鼓励通过品牌化、标准化的联合办学和校企共建,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企业来宁波投资兴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是夯实温馨之城主基调,推动“精细”成为新标配。“宁波帮帮宁波”理念深入人心,“顺其自然”24年累计捐款近1500万元书写人间大爱,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全国推广,开放包容、友爱和谐成为宁波的城市气质。要立足提升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品质,以需求为导向,强化人力物力向基层倾斜,推进惠企政策宣传和落地落实,切实深入“一线”解难题。同时,紧紧围绕供需矛盾突出的公共服务领域,坚持事业和产业并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托育、医疗、文旅等领域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普惠型公共服务,使服务内容更丰富、获取方式更便捷、供给机制更灵活,精细、精准解决新老宁波人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宁波成为“能吸引人、留得住人、用得好人”的温馨和谐之城。 (作者单位: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